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留法勤工俭学100周年|纪念,为更好前行

发布时间:2019-04-01 10:55:48 推广来源:今日中国

2019年3月25日至2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时隔5年再次访问法国。

他在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时指出:今年是一个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年份,既是中法建交55周年和纪念留法勤工俭学100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法在人文交流方面,既要畅通政府间合作的“主渠道”,也要丰富民间交往的“涓涓细流”。

▲ 座谈会现场。马力 摄

3月29日,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举行纪念留法勤工俭学100周年座谈会。这次座谈会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也是缅怀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先辈,弘扬他们留学报国、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实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陈竺在座谈会上表示,100年前,中华民族处于民族危亡、列强欺凌的内忧外患之中,各界有识之士无不积极探索强国富民、救亡图存的新道路。出国留学、向先进国家学习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成为当时一致的共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兴起的。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陈竺致辞。马力 摄

陈竺说,为“输世界文明于国内”,赴法国参加勤工俭学的先辈本着“勤以工作、俭以求学”的精神,像蜜蜂一样在法兰西土地上汲取养分,并积极把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技术传回国内,他们中的很多人日后成为中国众多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包括后来成为新中国领导人的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科学家钱三强、严济慈等,艺术家徐悲鸿等人。他们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脱颖而出,成为20世纪引领中国革命及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和中法友好交流的先驱。

陈竺说,作为留法学子,每每想起自己在法的留学时光,他都无比激动。回顾100年前的这段历史,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成功,为祖国培养出那么多杰出人才,为中法友谊与合作作出巨大贡献,陈竺总结了三点经验和启示:

▲ 座谈会现场。马力 摄

一是肩负着留学报国的使命。20世纪初,广大留学生们怀着留学救国的使命,希望通过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归国后实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目的。他们中的很多人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从而在民族发展的历史上取得巨大成就。

二是打开了中西融汇的视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引导大批有志青年,特别是贫寒子弟走出国门、认识世界。一方面,陌生的社会、经济的困难、劳动的艰苦使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有了切身的认识;另一方面,他们有了走出国门学习各国革命经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机会,培养了纵观全局的国际视野。

三是体现了刻苦奋斗的精神。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发扬刻苦奋斗的精神,勤以工作,俭以求学,学习知识,认识社会,战胜困难,学成归国,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法关系的重要篇章,为中法之间播下了互相了解、互尊互鉴的友谊种子,成为拉近中法关系一条特殊纽带。

▲ 《今日中国》法文版“中法合作进入新时代”专刊刊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名誉会长端木美撰写的留法勤工俭学100周年纪念文章,受到与会嘉宾关注。马力 摄

知古可以鉴今,回首更为前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伟大时代,也是广大留学人员承担新使命,作出新贡献的时代。为此,陈竺给广大留学人员提出三点希望:

第一,做爱国主义的践行者。要传承爱国报国的光荣传统,坚定留学报国的远大志向,继承周恩来、邓小平等先辈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把个人梦同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自己的根深植于祖国大地,自觉把个人成功的果实接在爱国主义的常青树上。

第二,做中西文化的汇通者。要发扬刻苦奋斗的精神,倍加珍惜宝贵的留学机会,努力学习包括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医学、艺术、经济学、管理学等在内的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充分汲取人类一切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并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融合贯通,做中西文化的汇通者。

第三,做中国故事的传播者。当好中外文化交流、民间交流的友好使者,利用各种机会,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中国梦的实现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

座谈会上,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法比分会会长马颂德,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秘书长王丕军,欧美同学会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明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名誉会长端木美,法国使馆文化处副参赞Jean-Yves Coquelin,艺术8创始人、中法文化论坛副理事长佳玥等十余位嘉宾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回顾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和中法交流的渊源,希望在新时代为中法交流继续贡献热情和力量。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