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外媒微观察:中国人凭什么在非洲受欢迎?

发布时间:2019-04-08 16:26:41 推广来源:百万庄通讯社

▲ 4月1日,英国《金融时报》刊发长文《中国对非投资的另一面》,文章指出:“中国在非洲的庞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吸人眼球,而成千上万到非洲打拼的中国小企业主也在帮助重塑这块大陆。”

根据美国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统计,自2000年以来,中非贸易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从2000年至2014年,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存量从相当于美国的2%升至55%。2017年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流量为31亿美元,接近2003年的40倍。照此速度,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存量很快超过美国。

南苏丹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的石油工人

很多西方人对此不可思议,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人凭什么在非洲受欢迎?

其实,答案早就见诸西方媒体的一些报道细节中,只是真相往往被偏见淹没而已。

中国人在非洲,投入的是热情

在一些西方人眼里,非洲是一片欠发达之地,但在中国人的眼里,非洲却是一片充满了创业机遇的蓝海。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中非研究倡议”项目组指出,按照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雁行”理论,随着中国国内成本的上升,制造业将逐渐向非洲等地区转移。2000年至2015年间,中国企业向中国商务部提交了1000多份在非洲开展制造业务的提案,涵盖玻璃、回收钢材、陶瓷、石膏板、纺织、印染、制革和制鞋等行业。

尽管有着疟疾、汇率波动和人力资源的种种限制,但过去20年里,数十万中国公民(常见的估计是100万左右)到非洲打拼,他们落户非洲,看重的正是非洲的活力。

尼日利亚莱基自贸区

一位在尼日利亚自贸区经营的中国民间企业家非常自豪地告诉英国媒体:“未来15至20年期间,这里的中国企业将大幅增加至1万家,是目前数量的200倍。”“我们将有8个不同的工业部门,将为电子产品、瓷砖和建筑安排不同的区域。未来,我们将开办一所服务研发的大学。”

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周平剑表示:“尼日利亚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条件,它应该成为世界工厂。”尼日利亚前驻华大使乔纳森•科克称,西方针对中国投资发出的警告“是伪善的”。中国的人口是尼日利亚的10倍,但他们建立起一种能够保障民生的制度。这些都是我们希望效仿的模式。尼日利亚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入驻尼日利亚广东经济自贸区的企业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中国企业的目的地并不仅限于尼日利亚。麦肯锡估计,目前有逾1万家中国企业在非洲开展业务,其中90%都是民间企业。麦肯锡高级合伙人孙辕认为:“来自中国的制造业投资是这一代非洲人实现工业化的最大希望。中国在非洲的参与不只是政府驱动的努力,还有一个同样大、甚至更大的组成部分,那就是这些民营企业。这些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更多,本地化速度更快,产生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也大得多。”

中国人在非洲,投入的是尊重

很多非洲人看重的,是中国人对非洲的平和、礼貌和真诚,既没有居高临下的心态,也没有指手画脚的习惯。

中国在2018年作出承诺,将在未来三年对非洲提供总额达600亿美元的援助和贷款,其中多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坦桑尼亚总统约翰•马古富力去年表示,与西方国家相比,他更乐意接受中国的援助。“中国的援助令你高兴的一点是,它没有捆绑任何条款。中国决定给你的时候,就给你了。”他在达累斯萨拉姆一所大学的图书馆揭幕礼上表示:“中国在很多其他发展领域上都给了我们帮助,坦中两国将会继续加强联系。”

坦桑尼亚总统约翰•马古富力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在《全球化世界中的权力和影响力》报告中称,中国是非洲最有影响力的国家。报告指出,1963年至今,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从不到1%上升至13%,中国在非洲的成功部分得益于北京在合作中不夹带政治意图的务实立场。

中国人在非洲,投入的是创造

自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一些西方政要轮番上阵,极尽抹黑之词,“债务陷阱论”“殖民扩张论”“军事威胁论”层出不穷。非洲国家对此嗤之以鼻。

▲ 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特肖梅•托加表示,“一带一路”根本不是什么债务陷阱。中国推出的运输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非洲国家所必需的,可以使其增加出口,维持经济增长。对非洲国家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埃塞俄比亚2018年初开始运营的756公里的铁路,由中方银行资助。它打开了埃塞俄比亚通过吉布提进入海洋的通道,拥有1亿人口的埃塞俄比亚可以成为最大的国际贸易参与者之一。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中国外长王毅的话,讲述了“一带一路”给非洲带来的巨大改变。在肯尼亚,东部非洲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这条被称为“世纪工程”的蒙内铁路建成通车,累计为当地创造了将近5万个工作岗位,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

2017年5月30日,肯尼亚蒙巴萨,在连接肯尼亚港口城市蒙巴萨和首都内罗毕的蒙内铁路正式竣工通车。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先前发布的报告认为,中国的投资发展项目能够为全球包容性增长扫清道路。报告援引学者们对中国在138个国家投资的4300个项目进行的跟踪调查发现,中国援助项目基本上都给项目实施国家带来增长红利。从卫星图上看夜晚的亮灯率,学者们认为,中国项目不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还辐射到了周边地区。

世界银行指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将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有益影响,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例如,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吉布提港口基础设施的改建,将让埃塞俄比亚和澳大利亚之间的货物运输时间减少1.2%。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所有项目将使全球贸易总成本降低近3%。

非洲吉布提多哈雷多功能港口

中国也给非洲人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美国CNN报道指出,外界关于埃塞俄比亚的中资公司只雇用华人,不愿聘请当地人的指控并不准确。当地一间中埃合资工厂的177名员工中,只有一名中国人。国际投资顾问公司麦肯锡2017年对非洲8国1000多家中资公司的调查也发现,平均89%员工是当地人。

彭博商业周刊强调指出,“非洲手机市场之王”早已不是三星,而是中国的传音。在非洲大陆,每6个人当中就有1人是传音的用户。传音的成功,源于它对非洲本土化的深度融入。传音给手机增加了SIM卡插槽,方便非洲用户在不同无线网络之间进行切换,节省话费。中方的工程师还研发了照相机软件,可以更好地捕捉非洲的色彩。当地电力基础设施不足,传音公司就将重点转向延长电池寿命上。

今天,传音公司在非洲有5000名员工,其中超过90%为本地人。风险投资家姆布瓦纳•阿利认为:“传音正在改变非洲人买不起智能手机的说法。Facebook、WhatsApp、Instagram等手机App的成功推广,都要多谢传音。”

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公共事务学院的助理教授马佳士认为,中国基本主导了非洲的基础建设,并在消费品和资本产品的销售上占据极大优势,“在这些方面美国没有经济实力与中国竞争”。

- END -

撰文 / 石留风

(亚太智库研究员、云南财经大学“一带一路”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编辑 / 张晶

校对 / 聚慧

图片 / 网络

美编 / 曦嘉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