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办。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将再次代表日本率团与会。截止到上月末,共有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并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去年10月,安倍晋三首相在访华期间出席了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中日各界共签署了52份合作备忘录。两国政经界均认为,“第三方市场合作”或拉开中日在“一带一路”方面的合作序幕。
专攻美国国际政治的筑波大学大学院名誉教授进藤荣一很早就开始关注“一带一路”,并于2017年成立了日本首个“一带一路”研究机构——一带一路日本研究中心。这次他将作为智库交流分论坛嘉宾与会。他在接受我刊专访时指出,当前国际社会的一些质疑声音存在不公正的地方,讨论“一带一路”应拿事实说话。
进藤荣一
一带一路日本研究中心代表、筑波大学大学院名誉教授
——请您谈一谈一带一路日本研究中心成立的契机。
进藤荣一:1990年,我作为讲谈社主办的一次国际研讨会的主要发言人第一次来到中国。此后,随着与中国有关人士交流的增多,我对中国的兴趣逐渐加深,每次访华也让我亲眼见证了中国的飞速发展。2017年,中国的一些记者朋友和学者建议我说,“进藤先生,日本对‘一带一路’的报道非常扭曲。我们有必要组建一个扎根日本,从日本发声,并成为中日纽带的‘一带一路’智库机构。”刚听到这个建议时,我总觉得为时尚早。但同年9月28日,当看到安倍晋三首相和河野外相等人出席了中国驻日使馆主办的日中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周年纪念招待会时,我切身感到日中关系的风向变了,便下定决心成立这样一个机构。
为纪念日中邦交正常化45周年,国际亚洲共同体学会年度总会于同年11月30日举办。一带一路日本研究中心成立的纪念仪式也于当日在日本记者俱乐部举行。中心成员除了与中国有关的日本媒体界人士外,还有非从事中国问题研究的学者、优秀的旅日华人教授和韩国专家等。
——您刚才说两国关系的风向变了。日本原先是怎样看待“一带一路”的?近来又发生何种变化呢?
进藤:在是否加入“一带一路”的讨论出现之前,2009年,中国代表已在一次旨在整合东亚地区的官民联合国际会议上,提出了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方案。虽然我一直主张日本要参与其中,但日本外务省的指示却迟迟未下。“一带一路”也是如此,正当日本政府犹豫不决之时,其他各界的态度却发生着转变。2017年5月,二阶俊博率领400人左右的经济界相关人士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自此,日本国内,特别是自民党的知华派中出现了支持日本加入“一带一路”的声音和举动。我想强调的是,当前日本政府和执政党内最需要的,是认为“应重视中国,日本的未来离不开日中关系”的政治家和官员。
其次是经济界人士的动态。在日本经济面临发展瓶颈的当下,光靠欧美市场无济于事。中国约有14亿人口,市场巨大。越来越多的经济界人士想要构筑起一个将中国作为市场,囊括东盟(ASEAN)、印度和蒙古在内的亚洲新型贸易体制。我认为这种想法也是推动力之一。
尽管如此,日本政府和媒体最近对“一带一路”的态度还是有些暧昧。因此我认为,两国首先应加强在第三方市场的合作。例如日中两国可以将亚洲作为合作的出发点,在政局稳定、日本经济力量活跃的泰国开启合作。这既是安倍首相提出的有关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基本理念,也是向参与“一带一路”迈出的第一步。我对今后的发展充满期待。
2018年10月26日,第一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在北京举办。现在,日本的大企业伊藤忠、丸红、三菱等都在研究如何加强与中方企业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地区开展涵盖基础设施、农业、加工制造业、新能源开发等多领域合作。
——国际社会有声音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设下的“债务陷阱”,是中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工具。对此您怎么看?
进藤:我认为“债务陷阱”“新殖民主义”等论调反映的是对国际社会现实情况的无知,它既是一种引导舆论的手段,同时也是对中国的扭曲认识。特别是针对港湾设施,这种错误看法特别多。这些意见声称:中国大型港湾企业进军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和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等港口,正推行确保自身垄断利益的新殖民主义。
但是2017年,斯里兰卡的对外债务总额为518亿美元,对华债务总额只占其中的10.6%,即55亿美元。用于建设汉班托塔港的借款为11亿美元,中国因之获得港口使用权。质疑的声音不将这些数字列举出来,却闪烁其词地讨论称中国让发展中国家背负债务,并以借款为由攫取该国领土。这实在毫无道理。巴基斯坦和希腊的情况也是如此。不能公正地讨论债务总额和港湾债务的占比等“现实”情况,而只是一味地鼓吹“中国将利爪伸向四方,攫取欧亚大陆,试图统治世界”——这类中国“龙爪论”未免可笑。还有一些研究中国的日本学者所谓的“星座论”——“一带一路”好似遥不可及的“星座”般,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更是不值一提。
3月8日的两会记者会上,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强调:“一带一路”决不是什么“债务陷阱”,而是惠民的“馅饼”;决不是什么“地缘政治工具”,而是共同发展的机遇。
——您认为两国在“一带一路”合作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进藤:除了东亚,日本经济界、产业界还积极进军欧亚大陆的哈萨克斯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前几日,我在大连听一位研究“一带一路”的教授介绍,哈萨克斯坦政府、中国和丸红正在三家联手,共同致力于能源开发事业。作为日本第二大能源基础设施企业巨头,日挥株式会社正在俄罗斯的亚马尔地区建造一个庞大的天然气(LNG)项目基地。在冬季气温低至零下50度的当地,日挥的技术人员、俄罗斯和法国的业务人员修建了一条输气线路,把俄罗斯的天然气从北冰洋经日本钏路输送至中国大连。2018年1月,中国政府正式称这条输气线路为“冰上丝绸之路”。想必很少有日本人知道这些现实情况。
冰上丝绸之路西起西北欧北部海域,东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连接东北亚与西欧最短的海上航线。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马上将在北京举办,您也将出席其中的智库交流分论坛。请谈谈您对论坛的展望和期待。
进藤:近段时间,我在中国多次出席智库参加的会议并同与会者交换了意见。通过这几次参会,我觉得各国智库要加强联合,而不是单独行动。
例如,援助欧洲复兴的马歇尔计划在提出之时,以发达国家为中心成立了一个旨在调查各国情况并建言献策的调查研究机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一带一路”虽然与马歇尔计划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但OECD这类调查机构的必要性将越来越凸显。因此,我打算在论坛上提议:凝聚世界第三和第二大经济大国之智慧,成立“一带一路”联合研究院等机构并设立专门的硕博课程。换言之,就是成立一个以“一带一路”为研究核心的日中联合研究生院。希望这种调查研究机构和专业教育机构的双向联合,能够加深日中的相互理解,深化两国在“一带一路”方面的合作关系。
“点击”链接人民中国网
進藤榮一 一帯一路日本研究センター代表:共同研究機関で協力強化
题图、封面图: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
编译:续昕宇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