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关税措施不能解决美国问题,还将增加全球经济复苏风险

发布时间:2019-06-05 15:28:55 推广来源:今日中国

2017年,全球经济迎来了十年来首次全面复苏,从美国到欧洲、从俄罗斯到拉美,经济的普遍增长为市场注入信心。然而好景不长,从2018年开始,特朗普政府开始频频使用关税措施,试图将国内市场用高高的关税壁垒保护起来。从以国内法规定而滥用“国家安全例外”条款的201、232征税,到大量使用反倾销、反补贴和特殊保障加征关税,再到使用违反美方承诺和WTO多边规则的301条款,关税似乎成为特朗普政府谋求改变国与国经贸秩序与规则的法宝。

但是,正如6月2日中方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所揭示的数据,关税在导致中国对美出口连续5个月下降的同时,更使得美国对华出口连续8个月下降。关税措施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两国企业对开展投资合作持观望态度,WTO将全球贸易增长的预期增速从3.7%下调到2.6%。

降低关税符合全球经济发展规律

众所周知,国际贸易的产生既来自于各经济体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发展阶段和市场需求的差异,又受国际经贸规则与技术进步的影响。在WTO的前身《关贸总协定》诞生之前的相当长时期内,国际贸易因高关税壁垒而难以有效发生,各国企业和消费者由此只能在较小的范围进行资源配置。《关贸总协定》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各参与方大幅降低了对其他成员方商品进口的关税,从而大幅促进了贸易活动。关税的下降不仅帮助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欧美发达经济体大量出口其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工业制成品,更在70年代促进了跨国公司全球布局的新浪潮。进入21世纪以来,WTO成员快速增加,降低关税的规模效应更加明显,跨国产业链不断调整和优化,为各参与方创造就业和税收,推动经济的不断增长。国与国经贸联系的日益紧密反过来又推动国与国间关税的持续降低。应该说,关税的下降本质上是国与国市场整合的过程,是符合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减少政府“看得见的手”干预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市场主体更高效地配置资源、降低生产与交易成本,也能够为消费者创造更大福利。

美国数次利用关税举措均未达到预期目的

其实,美国历史上多次实践过加征关税的政策,效果都不理想。为了限制进口商品对本国商品的竞争,1930年美国政府通过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大幅提高了进口关税,进而引起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的广泛报复,结果不仅未能实现美国经济从大萧条中复苏,反而引起了更为激烈的国际冲突。20世纪后半叶,美国先后对日本、韩国等东亚经济体通过反倾销、反补贴等关税大棒进行威胁,尽管日韩均在美国的强压下做出大量调整,但纺织、钢铁等传统制造业并未因此回流美国,日韩等国深受关税之苦的同时美方并未实现其初衷,反而对全球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产生了严重的拖累效果。西方经济学认为,竞争是发展的必要条件,缺乏竞争的市场会变得低效。关税措施就像“温水煮青蛙”,缓慢加热的水不会引起青蛙的警觉,等到水温过高,青蛙已经无法再跳出逃生了。受关税保护的美国钢铁企业缺乏创新的积极性,不愿意通过研发提升技术、提高效率、提升竞争力,因此,即便是高关税也无法阻止美国钢铁企业的竞争力逐渐落后于印度、巴西和中国的同行。

WTO创造了当前全球最大的关税减让平台,各成员方按照最惠国待遇原则对其他成员国商品出口进行管理。应该说,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对部分敏感的商品(如农产品)进口设置了较高的保护性关税,但在一般工业品的领域,贸易体量较大的主要经济体的关税水平都很低。伴随经济全球化的高度发展,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各产业全球分工更为普遍,低关税使得多次产品生产组装中的多次往返进出口并不会增加过多的成本,美国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汽车企业、欧盟的空中客车等制造业也因此选择了跨国分布式协同模式。针对中国、欧盟或墨西哥等WTO成员使用最惠国原则的例外违反了美国对多边体系的承诺,动摇了WTO的基本规则支柱,其负面影响将是长期的。

海关监管的成本也是各方降低关税的重要原因,在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完成的《美加墨协定》中,确定了最低计征关税的进出口商品价值。关税征税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分类、检验等成本不低,若商品货值较小,征税变得不经济。事实上,WTO的《贸易便利化协定》之所以获得通过,是因为各成员对实施便利化措施以降低国际贸易成本有着共同需求,也说明降低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符合广泛利益。

欧洲等其他地区对华出口迎来机遇

正如包括WTO、IMF和OECD等国际组织的共识,全球经济复苏尚未进入稳定期,中美两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双边贸易活动对于全球经济能否可持续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在篇首即强调“中美经贸关系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事关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事关世界繁荣与稳定”。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对外开放的进程,对自由贸易协定(FTA)签约方商品大幅降低进口关税,包括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在内的商品进口关税下降惠及所有WTO成员。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与升级将产生更为巨大和可持续的进口需求,能够为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重要的贸易与投资机会。消费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受消费习惯所决定,如果美国商品因关税而减弱了在华市场的存在感,消费者很可能转而适应其他类似的供应商。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美国对华保持高关税可能为包括欧洲在内国家的对华出口提供更多机会。

文/ 周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