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G20大阪峰会召开在即,主要看点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9-06-28 15:01:44 推广来源:中国网

在中美经贸谈判陷入僵局后,全球市场反应强烈,各界寄希望两国元首在此次峰会上缓解贸易紧张局势,稳定市场预期,给世界经济注入活力。

作者:马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

6月28-29日举行的日本大阪G20峰会,全球均将目光投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会面,及其沟通的中美经贸谈判等重要问题。在中美经贸谈判陷入僵局后,全球市场反应强烈,各界寄希望两国元首在此次峰会上缓解贸易紧张局势,稳定市场预期,给世界经济注入活力。

从美国看,其对华升级关税施压面临国内阻力愈发凸显,要求重启中美经贸谈判的呼声不断。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6月25日结束为期7天的听证会,收到321家各行业企业1600多分证词,几乎所有证词均反对关税。大量投诉表明美国行业企业对关税政策的耐心正在消失。

首先,不断升级的关税将让美消费者承担巨额成本。美联储报告显示,现有美国对华关税已使美国四口之家平均每年花费超过800美元,若继续追加关税将使该成本每年增加近2000亿美元。

其次,美国企业将受到打击进而推迟或放弃投资和技术升级。美国中小企业没有足够资源,短期很难找到除中国外的替代选项。关税也不断威胁到中小企业及下游制造业就业岗位,企业将被迫承担更多成本,削减额外投资,延迟开发等重要业务活动。

再次,关税也无助于解决所谓的“强制技术转移”。不断升级的关税,波及大量行业,很多行业很少涉及商业秘密和技术。而对技术产品征税,由于技术是农业、制造业等诸多行业的支柱,其影响也远超技术行业本身。

最后,关税在美国经济中形成连锁效应。企业被迫提高价格,销售收入减少,将使得美国州县销售税下降,联邦和州政府的所得税减少,进而被迫削减社会保障支出,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从中国看,自中美贸易谈判暂停以来,中国一直展现诚信,释放通过磋商解决问题的善意。

6月2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就指出,在中美经贸磋商总的方向上,中国不是向后看,而是向前看。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分歧和摩擦,最终需要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

第一,这展现了中国担当。中国仍希望推动中美经贸达成共识,给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动力的全球贸易注入动力。受全球化退潮的影响,全球多边经济合作有所减弱,保护主义泛滥,导致贸易和投资规模受限,引发全球经济萎缩。

摩根士丹利报告中曾把中美贸易紧张关系视为全球增长前景的最直接风险,认为中美双方持续对话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亚洲市场重获增长动能的重要因素。中方释放出积极信号,即中美合作共赢才能通向更好的未来。中美两大经济体达成共识将有助于支持全球经济增长。

第二,这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仍将持续对话看作管控分歧,不断推进共识的过程。尽管中美围绕国际经济秩序的对立短期内难解,围绕贸易规则的竞争将长期持续;尽管谈判成果是渐进的、缓慢的,但对话本身比成果更重要,它将成为不断推动共识的过程。

从全球看,各国不希望被迫“选边站”,寄希望G20能化茧成蝶,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僵局。

G20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应运而生的,本就被寄予为全球注入经济动力的厚望。2007~2009年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造成沉重打击,金融危机的治理需要极大的成本,G7迫切需要更多有实力的国家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共同参与到危机治理当中,升级版G20应运而生。

在反全球化浪潮高涨、国际安全环境恶化的今天,国际社会格外关注G20峰会能否为世界经济打开新的局面,提出新的方案,实现更大作为。G20作为格局演变的机制化体现,清晰投射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全球治理机制的演变脉络,即新兴国家力量的兴起,世界格局的东升西降。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今年香格里拉对话中指出的,“中国的增长改变了战略平衡,也转移了世界的经济重心,而这种改变还会持续下去。各国必须适应一个更具影响力的中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必须做的调整最为艰难。但最重要的是,美国和中国必须和其他国家合作,共同提升而不是颠覆国际体系”。因为,中美关系是现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两国如何处理彼此的紧张关系和摩擦将决定整个国际环境的未来走向。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