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昏迷的病人,根据病史及实验室检查,考虑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要马上进行补充胰岛素、补液治疗……”每天早上,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副主任、内科主治医师罗兆敢都准时出现在东津镇中心卫生院的病房里,带领住院部内儿科的医师进行查房、抢救、指导住院医师处理病人。
文章开头提到的昏迷病人是84岁高龄的李玉珍老人,今年5月份入院的,在住院2天后经过积极抢救终于转危为安。老人的家属说:“以前住院离家远,对于老人而言很不习惯,给我们的生活也带来极大的不方便,报销比例也不高。现在有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专家来坐诊,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上级医院的医疗技术服务,很方便,效果也很好,钱花得也比以前少了。”
2018年1月1日以来,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与包括东津镇中心卫生院在内的各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等11家基层医疗机构组建了医疗共同体建设,派出各类管理人员及专科技术骨干以常驻或者临时派驻的方式到各共建单位进行管理和技术的帮扶。特别是该院与东津镇中心卫生院组建成紧密型医共体以来,派驻的技术骨干分别被任命为东津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门诊部业务主任,直接参与医院的管理,并通过开展全日制坐诊、查房、讲课、会诊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单位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力,使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上级医院的医疗技术服务。
此外,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还根据各单位的服务能力和技术特点,通过业务指导、技术引进、人员培训等形式,为每个医疗卫生机构培植多个具有一定特色的优势专科,如东津镇中心卫生院的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木格中心卫生院的泌尿外科、小儿外科,湛江卫生院的产科,木梓卫生院的心血管内科等等,由“输血”逐步转为“造血”,为卫生院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
以往,东津镇中心卫生院遇到病情稍微复杂些的病人都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现在随着卫生院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就诊的大部分病人都能留在当地医院进行治疗,组建医共体以来,该院年出院患者人次由170人次增至320人次,床位使用率达到85%以上。同时,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还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建立绿色通道。通过基层转诊的患者,该院优先安排诊治;而对康复期的病人则转回基层医疗机构诊疗,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