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CMF报告:应对人口老龄化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发布时间:2021-03-30 16:57:38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记者 张利娟)3月28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发布了聚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助力需求侧改革”的CMF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

《报告》指出,当下我国收入分配面临着新挑战。

一是技术进步。机器人、人工智能驱动下的自动化正在颠覆劳动力市场,目前的技术进步多是非中性的,主要是技能偏向型的技术进步。

二是人口老龄化。老龄人口对于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影响不容忽视,这是因为当前社保体制以第一支柱(基本社保)为主,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发展并不充分,导致养老金替代率难以达到较高水平,中等收入群体在退休后有可能会滑入低收入群体,再加上老龄人口具有支出不稳定、医疗支出负担较高等特征,家庭的养老压力也会传导到正处在劳动年龄的收入群体中,高收入、中等收入以及低收入群体都会受到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三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地位。中等收入群体在收入分配和消费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已经明确认识到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性,对改善收入分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从现有经验来看,中等收入群体是企业家的重要来源,为社会创造就业和产出。另外,与低收入群体不同的是,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有很大一部分消费用于生产性消费和人力资本提升方面,这必然会对社会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中等收入群体还会通过消费渠道来促进就业和经济的发展。在改善收入分配方面,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显然可以改善收入分配状况,“橄榄型社会”是学界和政策界公认的良性的社会收入分配格局。

我国当前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较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低收入群体比例较大,所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对于改善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会起到直接的作用。在促进消费方面,中等收入群体有能力、有意愿来进行消费,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结构也逐渐从生存性消费转向发展性消费。

《报告》针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其一,抓住农民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农民工群体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最主要的抓手。为扩大农民工收入群体,应从四个方面着手: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帮助农民工尽快完成市民化;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增加农民工家庭的财产性收入;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赋予农民工更多就业选择;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以长远眼光提高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质量。

其二,借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高收入水平。发展多元化经济主体,经济活跃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收入水平,在这之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发挥中小微企业的作用。从现有数据看,中小微企业在各类市场主体中占比超过99%,企业数量已经突破1.22亿家,因此要提高收入,不可能回避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结合我国双创政策来看,中小微企业收入呈现出上升趋势,就职于中小微企业的家庭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非中小微企业。

其三,提高劳动份额,改善初次分配格局。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国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偏向资本的技术进步;贸易自由化可能通过资本品成本途径、中间投入品价格途径对劳动收入份额带来负面影响等。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优化发展模式、深化制度性改革、做好再分配调节、不断深化市场化改革、注重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

其四,完善社保体系、稳定收入和支出预期、降低预防性储蓄、促进消费。为了减少收入不确定性的影响,我们要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稳定收入和支出预期。

其五,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技术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潜在冲击。对现有职工和人力资本的更新和提升,对下一代劳动者人力资本的培养,从而更好地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