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记者 张利娟)5月19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举行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聚焦“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多管齐下推动复苏”。
报告显示,2021 年 4 月,随着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生产需求持续稳定增长,宏观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工业生产保持较高增速,九成以上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2021年1月至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9.9%,比 2019 年同期增长8.0%。另一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延续恢复态势,线上消费等新兴消费势头良好。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速,以及房企本年到位资金增速等指标来看,房地产行业持续恢复,基本保持健康增长态势。
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和持续阻碍了世界贸易的正常发展,在我国政府全面推行优进优出、贸易产业融合和贸易畅通“三大计划”的背景下,2021年1月至4月我国外贸发展延续增长势头,进出口总值达11.6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5%,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从数据来看,外贸领域出现新兴市场开拓取得成效、贸易方式持续变迁、外贸主体不断壮大等特点。
外贸是月度经济数据的一大亮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王孝松代表课题组分析指出,无论以人民币计价还是以美元计价,4月进出口延续强劲增长态势,而由于进口增长速度快于出口,使得顺差有所收窄。从结构来看,前4个月汽车出口额同比增长91%体现出一些趋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31.9%,还有一些传统出口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也在上升,这说明随着海外疫情得到控制,一些国家对生活品需求开始恢复。可以想见,在疫情得到全面控制之后很多传统产品出口还有更大机会。而从进口方面,可以看出经济全面复苏,也能看出贸易伙伴在防控疫情成功后也开始恢复生产和出口。然而,随着疫情在部分国家的蔓延和持续,世界经济增长仍面临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随着海外生产的恢复,部分订单也存在从中国回流的可能。但由于发展中国家疫苗接种速度整体慢于发达国家,订单从中国流出不会一蹴而就,海外仍对中国制造有较大的需求,因此上半年中国对外贸易仍将具有一定的韧性。
鉴于上述分析,报告提出如下建议:第一,面对复杂的内外发展环境,中国各界需要多管齐下,推动经济持续复苏。首先,国家要从全局高度进行经济领域的战略布局。把坚持扩大内需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以“内循环”支撑“外循环”,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坚持创新,力争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根本性突破,还要从战略高度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第二,政府要进一步推进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和持续性。中国经济在遭受疫情冲击之后迅速复苏,得益于防控疫情的成功和政府大力度的经济支持政策。未来政府在防范过度宽松的信贷环境引致的过度杠杆行为、房地产过热等问题的同时,需要保持经济政策决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科学施策,保持政策的持续性,谨慎实施政策转型,还要加强各类政策之间的协同性并保持一定的调整弹性。
第三,中国各界未来要努力提升开放格局。对外开放领域最核心的内容是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及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各界需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战略格局,加快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在投资领域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协同发展,并且重视研发、推动创新,为贸易伙伴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