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财政政策如何更加积极有为?

发布时间:2021-07-16 16:35:10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记者 张利娟)7月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热点问题研讨会召开。本次研讨会主题为“中国特色财政政策体系建设:财政政策如何更加积极有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贾俊雪教授发布主题报告。

报告指出,新时代的财政政策主要是转型发展的态势。大规模基础设施政策在逐渐淡出,原因是靠其拉动经济的模式难以持续。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这些都需要激发市场活力、激发企业活力和企业创新能力。

2016年以来,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政策,如营改增、个人所得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降低社保费率等。2015年职工五项社保总费率41%,经过六次下调,2019年底降至33.95%。2016~2020年新增的减税降费累计达到7.6万亿元。2020年,7批28项减税降费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减税降费力度很大。2021年,财政政策继续执行制度性的减税政策,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等政府优惠执行期限。

如何确保实质性减税降费政策有效落地和更好发挥作用?报告认为,首先要控制支出,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如果政府支出不变或增加,减税降费必然意味着要增加赤字和增加债务。如果想维持政府债务不变,甚至想削减政府债务,同时还要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就意味必须要削减支出。因此,减税降费的逻辑起点在于控制支出。

如何有效控制支出,为减税降费政策腾出政策空间?前提是确保财政可持续性,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减少政府干预,推进市场化改革,比如适度放开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卫生等领域,进一步理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减少政府的过多干预。其二,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要适度削减,调整投向。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适当下放财权、上移支出责任,控制转移支付规模。完善财政管理,提高支出效率,就可以为减税降费腾出政策空间。其三,强化前瞻性赤字管理,拓宽预算赤字指标口径,比如加强中长期财政规划管理对于年度预算的约束。其四,严格控制赤字货币化,特别是地方投融资平台。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