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鲁南山,滔滔金沙江。地处大山大水的会东县,清洁能源资源得天独厚。有效开发利用好境内的清洁能源资源,不仅能调整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区域能源布局,而且对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碳”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三五”期间,该县已建成投产风电场7座,装机总容量达53万千瓦,占凉山州“十三五”已建成装机规模367万千瓦的14.6 %,位居凉山州各县(市)第一。
四川省能投会东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风能、太阳能、废料、沼气、生物能等清洁能源项目为一体的投资开发公司,于2012年进驻会东县。截至2021年11月,该公司注册资本金7亿余元,资产总额突破40亿元,装机总容量 53万千瓦。该公司总体规划在会东县建设风电场17期,计划投资总额达120亿元。
同时,光伏产业也捷报频传。“十三五”期间,该县共建成光伏电站3座,装机规模9万千瓦,占凉山州“十三五”已建成装机规模90万千瓦的10%,位居凉山州各县(市)前列。
在海拔2700余米的野租乡老村村会东县科华新能投资有限公司发电厂中控室内,几十台控制系统设备沙沙作响。工作人员介绍,发电厂每小时能把光能转化成30兆瓦的电能,源源不断地把清洁能源输送到千家万户。
采访中得知,会东县科华新能投资有限公司在野租乡老村村(原亢家村)租赁了800多亩荒山荒坡,投资3亿多元于2015年初建成总装机为30兆瓦的清洁能源光伏电站,年均可节约标煤1.3万吨,减排二氧化硫320吨,减排氮氧化物90吨。截至目前,该光伏电站累计发电3亿多度,产生经济效益约2.7亿元。
“光伏电站租用了我们闲置的荒山荒坡800多亩,仅此一项,人均创收8000多元。”在会东县老村村村口,野租乡群众吴万祥指着笔直的水泥路乐呵呵地说,公司帮村里改扩建设通村道路,农闲时还能去公司做些零活,增加了不少收入。
风电、光伏等产业在该县的有效开发,激活了清洁能源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池春水。仅风电一项,利润总额达3.4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创税达3亿元。而光伏一项,仅在享受“三免三减”政策期间已先后投入120万余元改扩建乡村公路20余公里、修建太阳能提灌站1座;并为地方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预计在享受“三免三减”政策后,每年可为地方财政上缴利税500余万元。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说起下一步打算,四川省能投会东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运营部部长曹德友表示,“十四五”期间将继续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绿色发展”的原则,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做大做强清洁能源产业,进一步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建设生态宜居、开放宜业、文明幸福、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川滇明珠注入强劲活力。(图文/ 赵海华 黄 静)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