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杭锦旗检察院“五个着力”主动作为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2-03-11 11:09:46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杭锦旗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积极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精准高效办理涉企案件,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不断提升企业的幸福感,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一、着力构建“亲清互动”的检企关系。遵循“亲”“清”原则,及时出台《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指南》,常态化开展院领导定点联系企业制度,通过走访调研、征求意见、案件回访等形式,广泛听取市场主体诉求,做到企业有需求、检察有回应。同时,该院认真总结发案趋势和特点,就办案过程中发现的经营管理漏洞、法律政策风险等问题,及时向企业发送检察建议6份,帮助企业加强风险防范,促进依法合规经营。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工商联工作人员、人民监督员及不同领域、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家参与检察开放日活动12次,实现“零距离”互动,协力搭建沟通连接、供需衔接、服务对接的“连心桥”,使民企安心谋发展。

二、着力完善涉市场主体案件快速办理机制。主动与公安机关、业务部门加强联系,建立对内对外协作机制,开启涉营商案件“绿色通道”,细化涉营商环境案件识别标准,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在受理时及时在案件名称上做标注。对确定为营商环境的案件,及时制作、上传电子卷宗,将纸质卷宗移送办案部门,做到“当日来、当日转、当日送”,实现案件受理、流转“一步到位”。与公安、法院联合签订《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立办理涉市场主体案件“绿色通道”,积极适用刑事速裁或简易程序,对受理的相关案件统一标注,做到快速流转、优先办理、重点监督,切实防止久办不决、久拖不决问题。

三、着力加强涉市场主体案件社会调查和风险研判。杭锦旗检察院秉持谦抑司法理念,坚持“少捕慎诉慎押”,要求检察官在办理涉企案件时按照“一案一研判”的要求,对相关案件开展社会调查,深入了解涉案企业的经营状况、纳税就业、技术创新等情况,主动听取主管单位、监管部门等意见,结合案发背景、原因、具体情节等,全面分析研判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可能受到的影响和风险,慎重选择办案时机和方式,慎重作出检察决定,慎重发布涉市场主体案件新闻信息,将司法办案与“护企促企”有机结合,杜绝“构罪即捕”“一捕了之”的模式化办案,实现司法办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如,在办理一起涉及企业非法占用农用地的案件中,综合审查案件相关事实,鉴于该企业愿意主动认罪,接受司法机关的处罚,并及时配合政府部门对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最终向杭锦旗人民法院提出适用缓刑的量刑建议被采纳,受到当地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四、着力推行案例研讨机制。杭锦旗检察院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案例研讨,以最高检、自治区院编发的指导性和典型案例,以及本院检察官联席会议、检委会讨论的案件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中研讨,让干警在集体碰撞中深入研究法律上如何认定、政策上怎么把握、理论上有哪些不同的观点、怎么处理更稳妥,引导干警在交流中提升司法办案的能力水平。如,在办理一起民营企业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时,通过集中研讨,从政策层面准确把握违法犯罪界限,对案件依法妥善办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着力推行多元普法宣传。杭锦旗检察院坚持坚持便民利企导向,实施“大水漫灌”与“细水滴灌”相结合的法律宣传工作法,集中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宪法、法律宣传活动,把更接地气、更实用管用的普法服务送进百家企业。精心挑选20名涉企法律法规和政策主题宣讲的主讲人,规定每次普法以一堂主题宣讲+一次法律咨询+一次图文展示+一份视频资料作为规定动作,现场与企业负责人互动答疑解惑。同时为了提升活动效果,自编自演的普法视频,加入鄂尔多斯方言配音,让普法内容更加生动鲜活。同时,在普法宣传中坚持做到“问检于企、问计于企、问需于企”,通过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倾听企业对检察机关的司法需求,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及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风险点进行提示,现场为企业提供法律政策解读、风险排查等法治服务。(云娜)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