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能源蓝皮书:中国能源发展前沿报告(2021)》。
《中国能源发展前沿报告(2021)——“十三五”回顾与“十四五”展望》全面系统总结了“十三五”时期中国能源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的重点任务。报告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供给能力不断提升,能源供需结构不断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能源需求增速逐步减缓;能源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国际合作程度明显加深,全球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发挥脱贫攻坚保障作用,惠民利民成果丰硕。展望“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面临严峻形势。虽然供需总体上平衡,但局部地区季节性和阶段性的失衡仍存在。“十四五”期间,从实现“双碳”目标的要求来看,我国在电力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智能电网、先进核电、智慧矿山、煤炭清洁利用和新能源核心技术研发等重点领域仍存在薄弱环节,在氢能产业链关键技术和装备、天然气上游勘探开发环节、现代煤化工(技术、装备和催化剂)等方面需要加强技术攻关,解决技术短板问题。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处于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上升的阶段,实现“双碳”目标难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要如期完成碳达峰目标,我国需在“十四五”期间,完成产业结构低碳化调整的同时,建立绿色低碳新型电力系统,任务紧迫。此外,在国际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飙升背景下,能源行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有所下降,同时也加大了能源转型的难度。我国能源需求仍然处在上升周期,在以煤为主体能源的基础上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承诺,不仅需要承担上涨的能源供应成本,还需要承担可再生能源大规模上网的技术成本、经济成本和制度成本。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任务主要包括七个方面:一是加快能源转型,做好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排头兵;二是提高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水平,保证转型过程中的能源安全;三是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四是促进能源区域协调发展,支撑“双循环”战略部署;五是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低碳发展的制度保障;六是坚持节能优先战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七是推动能源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
报告全面系统总结了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行业、煤炭行业、油气行业和核电行业在“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绩,分析了这些能源行业存在的问题,对“十四五”时期能源各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措施与政策建议。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电力行业发展重点是多措并举提升系统综合调节能力,有效控制能源电力转型的系统成本,形成科学的电价、碳价机制,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可再生能源市场空间广阔,重点是通过规模化发展,助推能源结构转型;“十四五”时期,我国石油企业要全方位提升国际竞争力,重视投资效益,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推进“一带一路”油气合作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全球资产优化,提高天然气领域投资,加强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深度参与全球油气贸易市场,深化专业服务业务与油气投资协同发展,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提高煤炭兜底保障能力,制定煤炭行业战略转型长远规划;“十四五”时期,进一步加大核能科技创新的强度,核工业产业链、供应链将更加均衡发展、自主可控,核能发展的政策环境趋于完善。
报告围绕“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新冠肺炎疫情与能源治理、中国能源安全、能源体制改革以及能源数字化、智能化与节能减排等能源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报告提出,能源低碳转型发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统筹好转型时期能源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妥善解决化石能源有序退出的一系列问题,推动可再生能源低成本大规模开发利用,构建适应能源供需格局变化的能源输配体系。报告提出在低碳发展背景下,应认清不同阶段的能源形势,从总体安全观的高度,多措并举,切实加强中国能源安全保障。报告认为,“十四五”时期,能源领域的发展与改革面临多种挑战叠加的形势,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新发展格局需要,能源行业仍需要在坚持系统观念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改革路径,调动各方积极性,科学制定改革方案,扎实推进落实关键环节与市场化改革。对于能源数字化的热点问题,报告系统提出以规划环节为先导,以政策统筹协调为引导;以加速融合发展为基础,以快速发展智慧电力系统为牵引;以破解体制机制壁垒、统一标准为保障,以建设数据中心为“牛鼻子”;以提升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为根本,以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的转型基本思路。
报告从国际、区域及城市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区域能源转型、城市能源发展以及全球能源发展动态。报告提出,为推进我国“十四五”时期区域能源转型,在国家宏观层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坚持因地制宜和协同推进,强化机制创新和政策支撑。在区域行动策略层面,对于能源转型适配区,积极推动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和产业迭代升级,抢占能源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制高点。对于能源转型错配区,加快将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在边远、人口稀少等地区,以生物质能源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业农村分布式能源,大力发展移动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可及性,推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强化能源区域互济互保。报告认为,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品质的新阶段。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城市承担起更多的脱碳责任,成为能源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主战场。未来,城市能源供应更加安全强韧,城市能源互联网将蓬勃发展,城市能源治理更协同高效。“十四五”时期,要转变能源效率提升方式,夯实能源安全保障基础,补齐能源基础建设短板,创新能源体制机制建设,更加注重绿色低碳理念的践行。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