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寻踪溯源 防患未然 ——探寻潍坊市人民医院过敏反应科如何“挑大梁”

发布时间:2022-09-05 16:17:29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李潇 谢洋洋报道)大学开学在即,22岁的小李(化名)近2个月却被不明诱因的全身皮肤瘙痒、胸闷、胃疼及休克症状所困扰,休克次数多达5次,每次发作都会打120到医院进行急救。而医生也不知道具体的原因,这使小李全家每时每刻都处于紧张的情绪中,不知道下一次的休克在何时何地发作。

在进行了3天的激素注射治疗依然没有明显效果后,小李来到潍坊市人民医院就诊。在过敏反应科进行血清过敏原检测提示蒿属花粉、豚草花粉过敏。

对于小李的情况,过敏反应科给予抗IgE治疗,建议其自购肾上腺素笔,并向其详细介绍了花粉的预防知识,提醒其关注气象信息中的蒿属花粉数据。

寻踪溯源,防患于未然。近年来,潍坊市人民医院过敏反应科在科主任刘凤霞带领下深耕过敏反应研究,剖析病因诊断,提供精准治疗,发布预防信息,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高点定位 率先起步

过敏反应学又称变态反应学,是研究人体对外源性物质过激反应的一门科学。其理论依据是人类是自然演化的产物且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但在世界工业化的大背景下,人体免疫系统也越来越和外界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物理化学刺激等变得陌生和具有攻击性。

我国是世界上认识过敏反应病最早的国家,两千多年前在“皇帝内经”中记载“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 ,无所依从,故呕咳上气喘也。”“金匾要略”中,张仲景述“咳逆倚息,气短不能卧”以上分别描述了哮喘的症状和体征,此为世界上对于哮喘最早的记录。中医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过敏的本质,现代自然科学也在此基础上不断对过敏反应的发病机制进行探索。

WHO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有30%-40%的人存在过敏问题,过敏已成为全球第六大疾病,被列为“21世纪重点研究和预防的疾病”。自1956年北京协和医院创建了我国第一家过敏反应科,60多年以来各省市独立设置的过敏反应科屈指可数,这和过敏疾病的高发病率形成极不相称的对比。

对过敏性疾病的防治已经成为了刻不容缓的重任。潍坊市人民医院立足过敏问题实际需求,于2011年率先成立过敏反应科,填补了潍坊地区过敏反应专业研究的空白。作为潍坊市唯一辐射周边地区专业从事过敏性疾病病因诊断、治疗、预防的科室,经过10余年的发展、壮大,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技术日臻完善。

攻坚克难 稳步发展

“县级医院专业进修一般会到北京、上海的国家级医院,而现在有好几家医院专门派人来我们科室进修,好回去创建自己的科室。”刘凤霞自豪地说。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潍坊市人民医院过敏反应科能获得内部行业的认可,离不开科室工作人员10余年来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日积月累的长期坚持。

之前,全国普通人群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的相关数据还比较匮乏,山东省更是尚无关于过敏性疾病的大规模流调数据。然而,花粉引起的过敏性疾病影响中国北方40%以上的人群,但我国一直没有中国北方花粉过敏疾病的确切患病率数据,更没有精准的防控技术和体系。

潍坊市人民医院过敏反应科面对数据缺失,根据地方特点,开展了潍坊地区气传花粉流行病学调查,并首次开展了气传真菌的流调工作。历时3年,不仅完成了流调数据的积累,并于2021年7月与潍坊市气象局合作开展了山东省首个气传花粉监测平台,春秋季花粉播散季节实时发布气传致敏花粉数据至公共媒体,为本地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及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过敏反应治疗方面,潍坊市人民医院过敏反应科开展变应原皮下免疫治疗累计患者达1200余人,开展靶向治疗治疗中重度过敏性哮喘、花粉症,开展例数位居全国前列且总体疗效显著,并计划在“潍坊市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重点实验室”提供的基础上成立变应原产品制剂室,完成变应原溶媒乃至多种变应原注射液及点刺液量产。

2020年12月至今,潍坊市预防医学会过敏性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潍坊市医学会过敏性疾病多学科联合委员会、潍坊市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相继成立,刘凤霞被选举为上述三个学术组织主任委员。这是对刘凤霞以及过敏反应科稳步发展的重大肯定。

行而不辍 未来可期

2022年1月,刘凤霞发起潍坊医学院设置变态反应专业的倡议,受到山东省所有独立设置变态反应科3家医院的积极响应。这将是我国第二个变态反应专业硕士培养点,专门培养从事变态反应医学教学与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解决我国变态反应学科发展缓慢与变态反应疾病高发之间的矛盾提供人才保障。

从预防到诊断治疗,从科研开发到组织“共建共享”科研中心建设,潍坊市人民医院过敏反应科坚持“走在前”,发挥“挑大梁”作用,为实现全民健康而持续奋斗。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长路漫漫,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