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油田生产一线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钻井生产依旧继续,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采油生产“疫”刻不停,联合站、转油站一如往常平稳运转……
在这有序生产的背后,是4.5万大庆石油人的静静坚守和敬业奉献。
他们“钻”起来
8月20日下午,大庆钻探钻井一公司的李月龙完成工作交接,离开30706钻井队队长岗位,调任至开发井分公司负责生产运行工作。晚上,在得知突发疫情的消息后,李月龙直奔单位,迅速进入“新角色”,安排第二天的搬家事宜。
由于高速封路,原定的搬家路线无法通行,为了保证30706钻井队能够顺利搬家,他连夜上井重新勘察搬家路线,了解各卡口的防疫政策,沟通协调搬家事项,一切安排妥当后返回单位已经是凌晨1点了。早上6点,李月龙又同生产人员一起上井,组织搬家,下午便马不停蹄地奔赴新井。
李月龙只是基层干部中的一员,在这个公司,还有很多人为了前线钻井生产顺利进行默默付出着。
8月23日,30681钻井队搬迁。以往搬迁都是4个班在井,这次他们只有两个班在井,而且要完成130公里的长途搬迁,难度可想而知。为了在有限条件、有限人员下取得最好的效果,队长谢明远提前做足“功课”:“搬家路线怎么走,哪车货物先搬哪车后搬,新井就位后每车货都卸在什么位置……”他画出图纸,大家一目了然。随后,新井老井各10人,抄起“家伙什”开干。装车、镖车、押车,新井卸货安装,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二天,在老井还有7车货没搬完的情况下,新井已经把井架和钻台对接完毕。第三天,最后的货物陆续到井,待货物全部卸完,井架也立起来了,为开钻赢得了时间。30681钻井队只是基层队的一个代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所有钻井队都在有限的条件下,克服困难,力保生产。
在政策范围内想办法,尽最大努力保钻井,8月21日至今,钻井一公司共有9支钻井队坚持生产,完成进尺2.7万米。
他们“保”交付
战疫不停工,抢产不放松!装备制造集团石油专用设备有限公司各单位团结协作、系统联动,24小时连续生产,全力保障油田产能和用户需求。
在接到油田产能急需2000吨油管后,这个公司迅速组织套管制造厂和油管制造厂开展内协生产。
公司连夜组织人员和车辆将油管制造厂的5名一线关键岗位员工接送至套管制造厂,套管制造厂也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到油管生产线中去。同时,公司生产安全环保部积极与上级单位沟通,协调车辆和通行证,从打虎庄管控区内拉运油管接箍4320件至套管制造厂,有力保障了油管生产线“三班倒”24小时连续生产。他们开足马力、释放产能,日产油管80吨以上,正在全力保障油田产能需求。
公司上下一盘棋,勠力同心保交付!螺旋焊管厂连夜将5名电焊工从方晓地区接送至真空加热炉制造厂,全力驰援生产,确保采油一厂用户急需的4台沉降罐如期交付。
真空加热炉制造厂和撬装制造厂党政主要干部跟班生产,干部员工“两班倒”24小时连续生产,全力确保油田产能急需的5台真空加热炉、4台压力容器、12台半连续污油泥处理装置和伊拉克米桑油田17幢野营房准时交付。
公司生产安全环保部主任张军和副主任唐永辉多方协调,为采油七厂运送抽油杆2.4万米,为采油五厂运送油管32吨,为采油六厂运送油管28吨,实现准时交付,高效保供用户需求。
他们“守”好岗
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采油三厂青年员工积极“请战”,冲锋一线,坚决“守”好岗。
8月21日到9月5日,采油三厂监督管理中心员工张广鹏已经在视频监控室坚守岗位整整16天了。全厂422个固定摄像头、8部高塔雷达,此时都归他一人监督。张广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每天扫描着视频监控画面,监督现场是否存在异常情况……虽然是一个人坚守,但他还是主动将各站所的监控时间延长至晚上9点。他说:“疫情管控期间,生产一线员工相对较少,我多盯一会儿,安全系数就会更高一些。”
在采油三厂第六作业区北二十集输班,有一对夫妻一起“逆”行返岗,为确保联合站生产平稳运行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丈夫冯刚是北二十集输班注水岗岗长,已经连续在岗16天,现在还在坚守岗位。妻子孙丽丽是北二十集输班注水岗注水泵工,疫情防控期间人手不够,她在连续上了3个夜班后,又主动报名继续工作,已连续坚守岗位13天了。这对夫妻,不仅干工作敬业,技术也很好,都是工人技师,总会在站里生产遇到困难时挺身而出。
有一种爱叫携手并肩,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冯刚和孙丽丽站得出来、冲得上去,一起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石油人的责任与担当。(刘志华)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