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名字的由来,你知道吗?是因为“松基三井”于1959年9月26日喜喷原油,为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了一份贺礼,遂以“大庆油田”命名。9月26日也被定为大庆的“生日”,大庆的创业纪念日。
或许是一种偶然,今年的9月26日,在大庆这座英雄城市的63岁“生日”里,凉爽的秋风,吹走了盘桓在大庆上空的“疫”云,大庆人用一个多月的坚守拨云见日,为这座城市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而在防疫坚守的日子里,大庆人唱响了防疫生产两不误,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赞歌。他们究竟是怎样度过“生日”的呢?一起到大庆炼化公司车辆管理部,一探究竟吧!
早会里的运筹帷幄
“车辆管理部抗疫志愿者17人全面完成社区工作任务,目前按照社区要求居家隔离,我部所有人员反馈核酸检测正常。”车辆管理部连续坚守岗位40天的高级主管董大勇,在10:30生产会上,汇报了社区志愿者和全员核酸检测情况。“特车队城市静默以来截至到9月25日完成磺酸盐运输603车次8400吨,干粉外运88车次1042吨,厂区生产保障用车217车次,组织传达了《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及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连续驻厂一个月的特车队高级主管郑伟,汇报了近一个月来的工作情况。
“通勤车辆严格执行《车辆管理部封闭运行管理方案》,全面落实了返厂车辆每次消毒,工作场所每日不少于2次预防性消杀的防疫要求......”驻厂30天的通勤保障队冯宏伟,汇报了通勤保障防疫工作进程。
“防疫、生产保障服务用车累计出车2800余台次,所有生产保障任务按时按期完成,加大了远程防疫和卡口保障任务车辆GPS监控检查力度......”坚持驻厂一个月的公务用车队高级主管安伟星,汇报了队内情况。
“我们的员工中还有11人,连续驻厂近40天,至今没有回家,要关心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做好情绪疏导;要加强抗疫保生产工作亮点、个人典型事迹宣传,用我们身边的‘铁人’弘扬正能量;要继续加强防疫工作不松懈,做好生产保障服务,以良好的状态喜迎二十大!”连续坚守岗位四十多天的黄景龙书记,强调了党群工作重点。
“8月28号以来,108名坚守岗位的员工信念坚定,做好抗疫保生产前线工作;居家隔离人员通力配合,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志愿者心有大爱,奉献社会。所有干部员工识大体、顾大局,值得表扬!下一步还要继续做好防冻凝工作、安全隐患排查、通过恢复精细化管理状态,喜迎国庆节!”坚守岗位一个月的大庆炼化公司车辆管理部主任李丰,用喜迎国庆节激励大家。
据了解,面对疫情,大庆炼化公司车辆管理部积极落实党委主体责任,领导班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驻厂,组成疫情防控监督检查专班,在做好日常保运工作的同时,坚持每天下午4点钟逐车检查车辆消杀安全,带领全体干部员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实现了国有企业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的承担。
午间里的风餐露宿
“午餐到了!”11点40分,车辆管理部的司机田宝一边拎着餐盒,一边高喊着走向轿货后方的车厢背板旁。
每天的一日三餐,车辆管理部的司机都会准时的将盒餐,送到大庆炼化公司货运专班的执勤现场。这一天,田宝负责货运专班南三路执勤班组配餐工作。
车辆管理部负责交通管理的崔修磊,是南三路执勤班组的组长,只见他拿出了消毒液,让大家做好手部卫生,待同班成员都取完餐,他才拿起了最后一份。
这一天的风力很大,司机将车头故意调整到迎风位,也没能挡住大风。大家小心翼翼的避开风向,有的干脆蹲在路边就开始进餐了,尽管顶着太阳,夹杂着灰尘的味道,他们也全然不顾。
从8月28日大庆全城静默那天起,为了做好销售物资运输保运工作,大庆炼化公司成立了货运专班,由隔离在单位,来自不同二级单位的成员临时组成。这样的风餐露宿已经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
原来,9月26日,大庆疫情控制虽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各区的车辆还是不允许跨区流动,而单位购置的原材料和售出的化工产品,出入大庆的运输车辆都来自全国各地。自8月28日城市静默以来,要想实现交通运输出入大庆和跨区流动,需要办理特批的通行证才能实现,而每个区的交通卡口,都需要货运专班执勤人员,逐车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从8月28号开始,每天需要沟通协调的车辆在150-180台之间,最多的时候超过200台,除了沟通协调,还要做好车辆安全检查、消杀和封闭工作。”崔修磊一边收集大家吃完的餐盒,一边介绍说。
“早上6点钟我就要准时接他们出发,晚上8点多才能回到宿舍,他们执勤岗位,中午也不休息,太辛苦了!”车辆管理部负责接送他们的司机秦振发,介绍他们的作息时间。
“我们还不到40岁,秦师傅都54了,大哥都吃的消,我们这点儿辛苦不算啥!”12点钟,崔修磊一边规范整理服装,准备继续上岗,一边调侃着!
据了解,大庆炼化公司车辆管理部交通管理岗位的崔修磊,中途有两次可以回家的机会,但看到货运专班人员紧缺,沟通协调他又最专业,离开岗位他放心不下,所以从8月19日单位值班开始,到发稿时已经在单位连续工作40天,在货运专班执勤长达31天,这个班组协调指挥的车辆共计5580台。
夜晚里的采访回放
晚上7点钟,接通了车辆管理部调度室电话,接电话的是这个单位唯一的女调度田俊雁。
她说:“陈师傅已经坚守23天了,我准备多顶几个班,让他好好休息一下!”
原来,这个单位的调度一共四人,有两人居住在本次疫情的中高风险区,不能跨区正常上班,四个人的调度班只能由两人运转。在疫情好转,允许实现工作接替的23号,田俊雁就第一时间替换了58岁的陈士发。
大庆“生日”这天,陈士发在做什么呢?接通了他的电话。从电话里,能听到一个孩子正在跟他咿呀学语,他说,是他19个月大的小外孙女,我也着实感受到了,他此时儿孙绕膝的幸福。
“调度岗位是24小时工作,有任务就要协调,特殊时期,赶上全市静默,无论谁赶上这个班次,都会跟我一样,就算连班,也会责无旁贷的顶下来!”当敬佩他的工作作风时,陈士发这样回答。
“每天的凌晨1点钟,最后一辆通勤车回部里,凌晨4点钟,第一辆通勤车就要出发。我需要在相应的时间关闭和打开西大门,这都是额外增加的工作。”陈士发向我介绍着封闭期间,额外增加的工作量。
原来,为了充分做好“外防输入”工作,车辆管理部对门卫采用了升级管理,以每天下午4点钟为界,之前由西门卫华林专职把守,之后陈士发补员解决门卫不足问题,以确保东西门均有人把守。他说,二十多天里,他和华林配合的十分默契。
“二十多岁,我在试采公司参加野外作业,赶上大雪封路,连续2个月封闭在野外工作室,仅有的燃气用来煮饭,不舍得取暖,更别说蔬菜和水果了!现在的工作在室内,每天提供免费三餐,领导担心我们晚上饥饿,还专门配备了火腿肠、方便面,还有牛奶和水果。连班儿,这点儿辛苦,算不了啥!”想起三十多年前曾经的封闭经历,陈士发禁不住感慨的说。
时代在变迁,过去的老铁人是向自然宣战,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如今的工作是向科技挑战。车辆调派有独立的工作系统,电脑和智能化手机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据了解,从8月28日全城静默到发稿时,这个调度岗位共协调调派了通勤和特车运输车辆1530台次。
大庆在现代经济和历史中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大庆的石油对国家命运、军事发展和全球贸易,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也作为时代的风向标,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石油人”。(张秀霞)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