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喜迎二十大】鹤岗市兴山区: 转型发展生活力 百姓幸福笑开颜

发布时间:2022-09-30 14:40:00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兴山区是黑龙江省鹤岗城市的始建地、文化发源地和经济发展伊始地,但在城市转型过程中也曾经历过迷茫。近年来,革命老区兴山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机遇,跳起摸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实现了经济好、环境美、百姓喜的良好局面。

单一的煤炭经济、“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曾经是兴山区的主要特征。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兴山人立志全面扭转这一局面,确定了建设红色人文、绿色生态宜居地、互联网+新经济先行区、新能源产业先导区、文旅融合创新示范区、绿色产业聚集区的“一地四区”城区发展定位,明确了以黑色煤炭产业、绿色清洁新能源和食品加工产业为重点,以红色文化旅游和服务业、蓝色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和现代化物流产业、银色生态康养产业为支撑的“2+3”转型产业新体系,将促增长、调结构、增后劲一体推进。

发展思路确立后,兴山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为企业和项目提供“领导包保”和“领办帮办代办”等“保姆式”服务,让招引来的项目能够落地生根。十年来,这个区累计推进重点项目56个,其中,亿元项目16个、非煤产业项目36个。通过集中力量发展“四新经济”,产业结构得到持续优化,以鹤岗市龙源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萃元紫苏精深加工为代表的生物经济产业、互联网基地为平台的数字电商产业、《兴山文旅创新融合示范区规划》为引领的文旅产业、兴山里商业城为核心的商贸流通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煤炭产业占比下降11.7个百分点,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占比增加14.3个百分点。

通过主动抢抓机遇、跳起摸高,兴山区转型之路步入了快车道,全区经济增速稳居全市第一梯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02%;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2.15%;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15.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2.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4.53%;利用省外内资年均增长205%。

虽有青山,但不成景观;虽有河流,但污染难治;虽有住房,但以平房居多。这些都是旧兴山城区环境的真实写照。为了给百姓打造一个生态优美、住房明净、管理有序的居住环境,兴山人制定了“小城区、大发展”的改造规划,推动建管并重,让老区焕发出绿色、生态、现代化生机。

据了解,十年间,该区累计动迁89.11万平方米,安置居民1.1万户,目前主城区平房全部“清零”。建成的自然之家、阳光庭院、松鹤A小区I组团等花园式小区,结束了兴山没有精品小区的历史。修缮老旧楼房56栋,硬化绿化老旧小区2.5万平方米,改造老旧供热管网6公里、路网5.5公里,取缔高污染小锅炉7处,拆除违建1029处,城区承载力大幅提升。创森栽植树木10万余株,整体改造北山公园,启动“三潭四溪”清水秀岸工程。目前兴山区基本实现了从“老小边穷弱”的边缘城区向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鹤岗后花园”的跃迁。

十年来,兴山区实现跨越式提升的不仅在经济和民生领域,还有社会事业和党的建设工作。该区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覆盖71个基层党组织和千余名党员。创新“五个一”载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真正实现“明理增信悟初心,崇德力行创新篇”的教育实效。依托红色资源,设计“红色家园”载体,提升基层党建质量。将非公党建、机关党建和社区党建责任统筹一体,促进城市党建融合开展。同时,统筹就业、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全区社会事业节节开花。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兴山人将紧紧围绕全市“四大战略”“六个产业主攻方向”“两城建设”,在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上不断实现新突破,让辖区百姓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曹聪 陆铁男)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