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党委行政的领导下,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院“有特色、高水平、地方性、应用性”办学定位,强基固本,不断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科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健全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提升组织力。通过建立组织网络、理论武装、制度保障、目标责任、议事决策、品牌创优、考核评价等体系,为党建+业务工作提供政治统领、制度保障。健全完善党建对学院业务发展的引领机制,提升引领力。持续开展了抓政治建设“铸魂工程”;提升政治硬实力、抓思想政治工作“凝心工程”;提升组织凝聚力、抓组织建设“强基工程”;提升发展推动力、抓融合发展“融通工程”;提升社会影响力、抓社会服务“致远工程”;提升成长潜实力,建立起党建对业务工作的具体抓手。
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助力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以满足行业发展需要为导向,在多平台驱动下着力培养具有强烈本土意识和责任的高质量新时代生态环保人才。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在各类国家级竞赛中成果丰硕,其中“湿地突围——乡村生态建设的保护神”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实现了学校红旅项目国赛银奖的历史突破。
加强学科创新发展、主动服务国家与地方发展重大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向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积极探索,在学科综合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学科特色建设与协同融合能力和国际学术影响力方面,取得突出进展。经过长期的沉淀和发展,学科形成了有色金属矿区环境污染管控与修复、水循环利用与低碳水系统、流域生态保护与风险评估、岩溶地球化学作用与碳中和、固体废物处理与碳循环等5个学科方向,坚持“四个面向”,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破除“五唯”,优化科研组织结构模式,构建了7个教学科研团队13个课题组,深度激发和提升了教师们的创新创造活力能力。
新征程薪火相继,向未来再铸辉煌
学院党委坚持以党的建设带动群团组织建设,加强工会、教代会和共青团工作,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引导、服务。学院党委建立党委领导联系群团组织制度,确保群团组织的工作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学院党委将定期研究工会工作纳入党委工作议程,做好服务广大教师工作。定期组织好教代会会议,确保教师权利落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建强工会组织,服务好广大教师。一年来,学院工会组织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教师能力提升问题,助力教师发展;组织春游、秋游活动;每周四工会安排专场,供学院教师进行气排球运动;利用学院电子屏积极宣传学校党委的大政方针,为学校综合改革、双一流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唐源江、陈婷、黄莹)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