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风海韵,创新潮涌。11月11日,以“因创而聚 向新同行”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全国赛在海南海口正式拉开帷幕。本届赛事汇聚了全国生物医药领域的顶尖创新力量,旨在通过集产业对接、政策宣介、专业培训与竞技评选于一体的丰富日程,深度发掘并赋能具有颠覆性潜源的创新项目,为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借助海南自贸港建设东风,促进创新资源与区域产业战略的深度融合。
赛事升级:多维赋能,锻造生物医药创新“主引擎”
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全国赛在海口正式启幕
据了解,此次生物医药全国赛环节设置科学严谨,亮点纷呈。赛事聚焦创新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数字化等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前沿领域,精准定位那些可能改变产业格局的源头创新。参赛的优秀生物医药项目根据发展阶段,被划分为初创组和成长组,通过层层选拔,角逐半决赛与决赛的晋级名额,最终将在庄严的颁奖仪式上揭晓各类奖项归属。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高新区发展处处长周力,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谈戈,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黄家林,海口国家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杉,海口国家高新区工委副书记陈量子出席开幕式并共同启动赛事
竞技舞台不仅是实力的较量,更是资源对接的桥梁。参赛团队通过精心准备的路演答辩,全面展示其技术核心、商业模式与发展潜力,接受由资深行业专家、知名投资机构代表组成的评审团的专业考评与犀利问询。脱颖而出的优质项目,将有望获得不仅仅是荣誉,更有包括资金支持、政策倾斜、金融服务在内的多维度、全链条赋能,切实解决创新型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痛点难点。
落地生根:园区联动,构筑产业集聚“强磁场”
赛事期间,同步开展的产业生态浸润体验成为一大特色。参赛企业代表实地探访了海口国家高新区的核心载体——海口药谷规划展馆、东湖高新生物城以及园区内的明星企业苏生生物,直观感受海南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脉动与坚实基础。配套举办的海口国家高新区专题推介与政策解读会,为创新项目提供了落地海南的清晰路径和详尽指导。
调研团在东湖高新海口生物城听取讲解
调研团在海口药谷规划展馆
“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此次大赛旨在促进全国优秀的生物医药项目了解海南、了解海口国家高新区,实现以赛促投、以赛促产”。海口国家高新区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周广奇在活动中表示。他进一步强调,园区作为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始终围绕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持续加速产业规模扩大、能级提升、平台健全和生态完善。“我们特别重视小微企业的服务和梯队培育”,周广奇介绍,“园区配备了专业的企业秘书、设立了药械服务站,近期更创新推出了‘零租金’试点产业空间和‘先投后股’实施方案,力图通过‘政策+服务’的组合拳,为各类创新主体营造最优的产业发展空间。我们热切期待通过此次大赛,能够吸引并落地一批优质项目”。
创新成果:本土力量闪耀国家级竞技舞台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入围全国赛的众多项目中,不乏源自海口国家高新区本土培育的科创力量。园区孵化企业十二毫米健康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该公司联合创始人、CEO罗明此次带来的“近视危险因素检测仪”项目,致力于通过分析个体用眼行为和环境数据,构建体系化的近视防控数字疗法,展现了数字医疗在精准健康管理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公司自2023年落户海口国家高新区以来,深切感受到了省、市、园区三级政策叠加带来的巨大优势”,罗明感慨道,“从企业注册设立、研发创新到商业转化,几乎每一个关键环节都有相应的政策扶持与精准服务,这种‘保姆式’的关怀与保障,极大地坚定了我们扎根于此、长远发展的信心”。他的心声,正是海口国家高新区乃至海南省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生动缩影。
本届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国生物医药创新项目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竞技的高端平台,更是一次对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与产业发展机遇的集中宣介。它预示着,在政策引导、赛事驱动、园区承载、资本助推的多重合力下,中国的生物医药创新活力将愈发澎湃,有望在琼州大地上催生更加繁盛的产业创新生态,为加快建设健康中国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重要力量。(文/陈必勋 图/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