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区“六区叠加”,在人才工作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实现率先晋位升级方面,有哪些做法和经验,哈尔滨新区正在实施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建成后将是何种景象,2月24日,在哈尔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人才新政30条”第二场政策解读发布会上,哈尔滨新区党工委委员,松北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万炳睿回答了记者提问。

三年引进各类人才3.5万人 每年30%递增
哈尔滨新区近年来先后推出“惠民聚才7条”“黄金30条”“新驱25条”等政策,在创业贴息、人才公寓等方面提供制度保障。万炳睿说,目前,新区正在研究制定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重点领域专项人才政策。与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联合举办首届“哈尔滨新区杯”国家级产业链创新融通大赛,“以赛代招”集聚9个高水准人才团队+项目,协议引资额9.05亿元。扎实推进“十大基地”建设,与清华大学合作,选派4批次32名研究生到新区实践锻炼,与哈师大、哈商大等高校开展人才发展战略合作。成立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区产教联合体”7个。三年来,共引进各类人才3.5万人,且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聚焦四大经济,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生物经济产业园、创意经济产业园正式揭牌。申建的国家航天未来产业科技园,获批成为国家首批十大未来产业科技园。2022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68户、累计达到925户,占全省25.7%,占全市39%。同创普润龙江学子产业园、联东U谷等开工建设,善行医疗、思灵机器人等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成投产,为人才集聚提供载体支撑。
在优化服务方面,新区创新成立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市场化开展企业和人才服务;打造“智汇新区”人才服务品牌,三年来,推送招聘、政策等优质信息7800余条,阅读量690万次,关注量达4.2万。创新推出“融在新区·相约周五”活动,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技术创新服务百余次。
建设国际人才社区 打造一流创业就业平台
万炳睿说,新区当前的一项重点人才工作就是建设国际人才社区。选址在深哈产业园核心区,占地1.53平方公里。该人才社区将按照产业园区、居住社区、休闲商区等多种要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集合体进行打造。
该人才社区将建设一流的创业就业平台。依托深哈产业园,吸引集聚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国际人才工作站,为人才就业创业提供便利。
配套完善的办公服务。政企服务中心提供商事登记、涉税服务、人才服务、政策兑现等百余项服务。洽谈室、会议室、培训中心、报告厅等配套,满足企业和人才各类办公需求。
打造完备的居住生活条件。深哈万科城、融创观澜壹号等高端住宅小区、5栋1355套人才公寓、星级酒店提供优质居住条件。配建哈六中、新区一中、图书馆、医院等优质的文化教育医疗资源。地铁、智轨、公交、立体暖廊等便捷的交通体系,以及超市、商业街、人才公园等为人才提供优质生活条件。(刘志华)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