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党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一项长期制度安排。2023年,中共肇州县委组织部持续选派58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奔赴全县26个乡村,认真履行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职责任务,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奋战在乡村振兴的广袤热土。
驻村工作队现场了解盐碱地情况
肇州县兴城镇跃进村位于兴城镇南16公里处明沈路西侧,下辖6个自然屯,户籍人口548户1908人,其中脱贫户22户58人,重点监测户1户2人,低保户24户37人。全村约有耕地2万亩,种植的作物主要为玉米、黄豆。一直以来受盐碱地质影响,跃进村玉米平均亩产量较低,约1100斤/亩。了解情况后,跃进村驻村工作队萌生了一个助力乡村振兴的想法:建立一块试验田,改良盐碱地,为百姓提高粮食亩产量。
借助于派驻单位优势,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就想到了2021年在肇州县刚刚建成的一家化肥生产企业——黑龙江和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肇州分公司),该企业是省国资委旗下龙瑞公司的下属国企,驻村工作队曾到和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土壤馆参观,了解到其对盐碱地的改良研究是比较深入的。有了建立试验田的想法,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找到了和泽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魏占东,表达了在村里建设试验田的想法,魏总第一时间肯定了工作队的想法,并表示一定会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工作,和泽生物科技公司会为跃进村试验田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和肥料供应。得到当地企业的支持,盐碱地改良推进进程更为顺利,目前,试验田的选址和前期测土工作均已完成,正在进行施肥方案设计、试验地块划分和试验标牌制作,计划于近期到地进行播种和施肥。
驻村工作队与和泽生物科技公司技术人员现场采样
盐碱地改良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能够有效提高耕地质量,结合当地实际,预计可实现玉米亩产1600-1800斤,不仅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带动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跃进村的农民群众将是最大的受益者。同时,盐碱地改良项目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大的发展机会,真正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双赢,助力乡村全方位振兴。(赵洋)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