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90后女编辑眼中的韩国文学

发布时间:2023-08-11 17:26:37 来源:中国报道

王舞笛(左边)与同事在公司会议室讨论选题。( 图/王舞笛提供)

“《素食者》是我读的第一本韩国作家的书,《我要活下去》《你的夏天还好吗?》《想死又想吃炒年糕》……此后我便无法自拔。”王舞笛,一位90后的韩国文学营销编辑,源于对韩国文学的喜爱,自韩国留学回国后,一直致力于推广韩国文学,目前在磨铁图书大鱼读品韩国文学工作室工作。

大约20年前,《菊花香》《那小子真帅》等韩国影视剧改编的小说在华取得了较高的销售记录,形成了韩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的高峰,此后韩国文学一直在华不温不火。然而近几年,《82年生的金智英》等一批作品的出版,让韩国文学再次进入中国人的视野。王舞笛表示,“很多人发现原来韩国不止有kpop、电影和电视剧,原来韩国还有文学。”

在韩国文学中,女性主义和女性作家占据着重要地位,最受读者欢迎和产生共鸣的作品也往往都是由女性作家写出的细腻文笔和阐述女性困境的作品。而近年来,中国关于女性议题讨论越来越多。因此,韩国文学作品中的这一特点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的关注。“《82年生的金智英》就是我所在的工作室出版的,我们还出版了韩江老师的散文随笔《白》,最近比较出圈的深度展现母女关系的《关于女儿》等,这些都是韩国女性主题的作品,反映了当下恐婚、就业难、热爱自由等社会问题,东亚文化很多时候是共通的,很容易产生共鸣。”王舞笛说。

在王舞笛看来,尽管韩国文学还相对较小众,但近年来社交媒体对于图书营销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我们工作室会在中国国内读者聚集最多的平台“豆瓣”上,开展一些图书共读活动。例如之前出版的申京淑老师的《请照顾好我妈妈》就做了类似的活动,参与度很高,“豆瓣”平台也给予了相应的营销资源扶持,让这些书有更多曝光的空间。”王舞笛说。

随着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王舞笛表示,希望有机会邀请韩国作家老师们来中国参加新书发布会或者读者见面会。通过这些活动,他们可以畅谈自己的写作理念,与读者分享创作时的故事,架起沟通的桥梁,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进而增进两国之间的了解。

(文/付兆楠)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