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缅甸媒体人吴温丁热切期待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发布时间:2023-10-16 18:34:16 来源: 中国东盟报道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本届高峰论坛不仅是纪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最隆重的活动,也是各方共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平台,目前已有来自13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确认与会。

10年来,中缅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2018年9月,中缅签署政府间共建中缅经济走廊(CMEC)的谅解备忘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与投资、能源、自然资源、种植业与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目前双方在互联互通、 经贸合作、资金融通、人文交流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有效进展,两国的务实合作不断深化。

近日,缅甸《北极星》周刊总编辑吴温丁接受《中国东盟报道》专访,高度赞赏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对即将召开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充满期待。

 缅甸《北极星》周刊总编辑吴温丁。图源:云南日报

中国东盟报道:“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与缅甸达成了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您有哪些关注的领域?您如何评价中缅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对两国发展产生的意义?

吴温丁:2017年9月,我受邀参加了“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当时我参加了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一个关于“一带一路”的研讨会,还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的官员进行了交流,我了解到“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促进亚洲国家和平与发展的重要项目。我开始意识到,这对于帮助缅甸摆脱贫困,是一个机会。

回到缅甸后,在我担任总编辑的《北极星报》上,我写了一系列文章,主要是关于“一名缅甸记者对‘一带一路’的看法”。在这些文章中,我写道“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将为缅甸发展之路提供帮助”,以此来表达我对该倡议的欢迎和支持。作为一名缅甸记者,我不断地撰文解读“一带一路”、支持“一带一路”,因为对我们国家来说,中缅共建“一带一路”意义重大。2018年9月,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两国签署了共建中缅经济走廊谅解备忘录。

2015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时任缅甸国家总统吴登盛时曾说,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缅关系,愿同缅方保持高层交往。愿同缅方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深化战略合作。中方赞赏缅方对“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合作倡议的支持,愿在上述合作框架内推动中缅公路、伊洛瓦底江陆水联运等互联互通项目,积极推进农业、电力、金融等重点领域合作。

对这段话,我一直记忆犹新。中缅经济走廊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缅甸基础设施落后,中缅经济走廊的建成,将连接缅甸最贫穷的地区和最发达的地区,对于重新整合缅甸的经济发展格局,推动缅甸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中缅铁路”(昆明-缅甸仰光)和皎漂经济特区作为“中缅经济走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和重视。在多次到访中国后我了解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源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良好的管理以及中国政府具有前瞻性的领导能力。同样重要的是,建立经济特区并对外开放和打通公路、铁路网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中国东盟报道: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在即,您有何期待?

吴温丁:在即将到来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我们将见证关于“一带一路”下一个10年目标和规划。虽然无法亲临,但我想向该论坛传达一些来自缅甸的信息。

在去年8月25日举行的缅甸经济委员会会议上,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兼总理敏昂莱就“中缅经济走廊”项目的发展提出:“皎漂、土瓦和迪拉瓦港经济特区不仅能使缅甸受益,也有利于邻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尽快实现快速发展。同样,土瓦港等深海港口也将助力国家发展,应尽快开发。木姐-曼德勒铁路的建设已经纳入议程,清水河-腊戌铁路也应该早日投建,从皎漂深水港到曼德勒的铁路建设的可行性也已经在研究核商讨之中。”在本次峰会后,我希望双方能加快这些中缅经济合作项目在缅甸尽快落地。

中国东盟报道:根据您的观察,缅甸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程度如何?作为缅甸资深媒体人士,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确保公众获得“一带一路”倡议的正确信息,并增强公众对该倡议的理解?

吴温丁:缅甸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知之甚少。由于信息匮乏,许多人被那些企图破坏中缅合作的个人和组织所制造的谣言操纵。事实上,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就有不少破坏中缅合作和友好关系的声音,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启动之初,有传言称它将把缅甸分割为两部分,密松水电站项目启动后,当地民众被教唆抗议、阻挠该项目的建设,反对的声音至今仍未停止。直到后来,在皎漂深海港和土瓦经济特区项目中,由于亲身参与了项目的社会治理和经济开发,当地民众这才意识到了合作的好处。

很明显,之前所有中缅合作项目的延误和落空都与外国那些所谓“专家”的挑唆有关系。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必须提高对一些外国非政府组织的警惕。

为了确保公众获得“一带一路”倡议和中缅经济走廊的准确信息,增强公众对中缅合作的理解,我的建议是,必须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建设,打通权威部门信息发布的渠道。应创建一个可以随时访问的网络平台,确保平台信息的准确和权威,并且由专业、有经验的人员来操作和管理,其目的是确保缅甸民众能够获取“一带一路”倡议和中缅经济走廊的准确信息,将其打造为一个长期服务和促进中缅友好合作的“信息中心”。

目前,中缅之间还尚未建立这样的机构和平台,缅甸国内关于中缅合作的报道情况并不理想。如果有机会,我希望我能投身其中,发挥作用,为那些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项目信息求“真”若渴的人“雪中送炭”。

中国东盟报道:一些西方媒体指责“一带一路”制造了“债务陷阱”。您有什么看法?

吴温丁:“一带一路”倡议并不像西方媒体所声称的,是一个债务陷阱,它与某些西方国家资本剥削的做法并不一样,相反,这是一项旨在促进经济增长、贸易合作和基础设施发展的倡议。如果中国想要成为全球领导者,它为何不像某些西方国家那样通过战争侵略、为别国提供武器等方式?将全世界人民从贫困中解救出来,防止冲突,促进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才是共建“一带一路”的目的。

中国东盟报道:对于继续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与缅甸经济发展规划接轨,您有什么建议?

吴温丁:中缅经济走廊项目被认为是“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实施的一个典型案例。缅甸是一个欠发达国家,政治体制的复杂、武装冲突频发以及西方势力的干涉一直困扰着缅甸,中缅经济走廊的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中促和平、求发展的目标一致,应持续推进。这项任务具有挑战性,但并非不可克服,中国在与沿线各国共建“一带一路”中所展现出的智慧和远见,让我相信,我们可以取得成功。

(撰文:黄江勤)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