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中国报道》记者 李士萌
当地时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旧金山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双方进一步探讨了中美两个大国的正确相处之道,进一步明确了中美共同肩负的大国责任,形成了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为实现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
此次中美元首会晤取得多方面的成果,在政治、外交、人文交流、全球治理、军事安全等领域达成了20多项共识。外交部发言人介绍说,这是一次积极、全面、富有建设性的会晤,具有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是当今国际关系中的大事件,也必将成为中美关系史中的里程碑。
“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
这是习近平主席时隔6年再度到访美国,也是两国元首在巴厘岛会晤之后,时隔一年的再次面对面会晤。
为促成此次会晤,中美双方进行了大量努力,举行了多次高级别会议进行准备。王毅10月26日至28日访美期间称,访问的主线就是“重返巴厘岛”,“通往旧金山”。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会晤后表示,无论从会晤安排的独特性,中美两国和国际社会的关注度,还是会晤本身的重要性而言,这都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元首峰会。美方特别表示,这是一场中美“峰会”。
这次会晤上,两国元首在相互尊重的气氛中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交换意见。习近平主席全面阐述了中方对于稳定改善中美关系的权威立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作出正确历史选择。
习近平主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加强团结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安全和繁荣。另一种是抱持零和思维,挑动阵营对立,让世界走向动荡和分裂。大国竞争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
“中美到底是伙伴还是对手?是互利合作还是对立对抗?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不能犯颠覆性错误。”王毅说。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钱峰告诉《中国报道》记者,确定好中美关系的战略框架,是这次会晤最重要、最核心的事情。只有明确了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条原则,中美关系才能行稳致远,在更广泛领域展开合作。
美方要尊重中国核心利益
恢复军事层面对话,是美方声称的此次会晤的重要关切点。
当地时间11月14日,拜登在出发前往旧金山时被问及,希望在两国元首会晤上取得哪些成果?他表示,希望“回到正常的响应进程中:双方在出现危机的情况下能够拿起电话互相交谈,能够确保我们的军队仍然互相保持联系”。
此次会晤上,两国元首同意推动和加强中美各领域对话合作,其中包括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恢复两军高层沟通、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开展中美两军战区领导通话。
2022年8月,中美双方的军事联络因佩洛西窜访台湾而中断。“恢复军事层面对话联络机制符合两国共同利益。但我们也希望,美方能够拿出切实的行动,不能在言论上呼吁改善危机,又在行动上制造危机,进一步加大中美双方在东海、南海舰机相遇时擦枪走火的风险。”钱峰表示。
“中方一直希望通过真诚交流加强共识。”钱峰表示,在最近一次10月29日至31日举办的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上,主办方邀请了美国国防部官员,美方虽有派员参与,但级别不高。钱峰也注意到,美方派员并未在公开场合参与互动。
据环球网报道,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出要与中国军方高层领导通话、会见会谈的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并没有出席论坛。失去了他多次请求、“梦寐以求”的机会,可见他“诚意”的真假。
钱峰指出,佩洛西窜访台湾严重伤害中国核心利益,中美双方恢复军事联系仍需循序渐进。只要两岸关系出现动荡,中美军事关系从来都是最先受挫的领域,也是中美两国关系最后改善的领域。
此次会晤,习近平主席深入阐述了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指出,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中方重视美方在巴厘岛会晤中作出的有关积极表态。美方应该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
创造共同发展的机遇与空间
除了恢复军事接触及联络外,双方还明确在人工智能、禁毒等领域,推动和加强中美各领域对话合作,包括建立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成立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开展禁毒合作。
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的滥用和边境走私,已成为美国不可忽视的社会危机。钱峰表示,美国政府在该领域迫切谋求与中国的合作,以减轻自身压力。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数据,美国每天有超过150人死于与芬太尼等合成类阿片相关的过量用药。
在人文交流领域,中美双方同意明年早些时候进一步大幅增加航班;扩大教育、留学生、青年、文化、体育和工商界交流,等等。
旧金山会晤前,中方就已释放出积极信号。中国民航局早前宣布,11月9日起,中美间定期直飞客运航班再次增班,2023/2024冬春航季,有望从目前每周48班增至每周70班。
在全球治理领域,中美两国在共同应对气候危机方面达成共识,成为此次中美元首会晤的亮点之一。两国元首强调当前中美应加快努力应对气候危机,欢迎两国气候特使近期开展的积极讨论,包括2020年代国内减排行动,共同推动COP28取得成功,启动中美“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
11月15日,在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举行前,两国发表了《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声明中,中美两国同意通过增加风能、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逐步取代化石燃料,共同应对全球变暖。
习近平主席还就经贸科技问题表明了中方的立场,指出美方在经贸科技领域对华遏制打压不是在“去风险”,而是在制造风险。这些错误做法以及由此造成的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已经成为最大的风险。
钱峰指出,旧金山会晤后,美方可能会在关税领域有小部分松动,但在关键技术出口管制、打击中国高新技术发展方面,可能难有根本性改变。
“美国滥用出口管制已遭到国内很多企业家的反对,加征关税也变相推高了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中美两国只有在经贸领域相互合作,才能共同助力全球经济复苏和金融稳定。”钱峰说。
(《中国报道》2023年12月刊)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