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弘扬红色文化 赓续精神血脉 ——“缅怀周克玉将军,传承革命精神”座谈会侧记

发布时间:2024-04-01 14:11:43 推广来源:盐城晚报

 


图为活动现场。 记者 李泓儒 龚骏 摄

□记者 姜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并就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传承以及弘扬革命文化作出重要指示。2023年12月3日,他在盐城考察新四军纪念馆时,对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出新要求。

今年3月25日是盐城籍新四军老战士、上将周克玉逝世10周年,为深入推进我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加强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由市委党史办、市社科联、市新四军研究会主办,市图书馆、盐阜大众报文化传媒公司、市图书馆顾吾书社分馆承办的“缅怀周克玉将军,传承革命精神”座谈会近日在盐举行。市政协原主席、市新四军研究会名誉会长计高成参加座谈并参观市图书馆周克玉将军赠书陈列室,全国政协原外事委员会办公室巡视员、周克玉之子周晓烨通过视频连线致辞,市社科联主席李晓奇主持座谈会。

活动现场,市委党史办副主任王海燕介绍了周克玉上将生平并和市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小清、市委党校新四军历史研究室副主任李梅、市图书馆馆长黄兴港接受了顾吾书社向市委党史办、市新四军研究会、新四军革命精神研究院、市图书馆捐赠的周克玉将军珍藏文献图书。会上,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王骅书、市委党史办宣教处处长王义云、《盐阜大众报》主任记者施东明、新四军纪念馆文史部原主任陈宗彪、阜宁县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孟凡民和盐城好人、顾吾书社社长顾寿义等分别进行了座谈。大家深情缅怀周克玉将军为人民求解放、为民族求独立、为祖国求发展的革命历程,及其心系家园、热情帮扶盐阜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建设的乡梓情怀,追思将军功绩,激发奋进力量,共建美好家园。

“今年3月25日是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原会长周克玉上将逝世十周年。将军为江苏盐城籍,文韬武略,善谋善为,其乡梓情怀、铁军情怀、读书情怀、写作情怀令人感佩。”刘小清表示,将军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是中国作家协会唯一上将会员,有8本著作(含诗作)存世。其作品字里行间,既弥漫烽火硝烟,又显现铁血柔情。将军是革命战争年代的亲历者、记录者,斯人已逝,风范永存。

“2005年,周将军接任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会长一职后,推进新四军历史资料的挖掘与出版,鼓励新四军老前辈撰写回忆录,支持各地成立新四军研究会,使新四军的研究工作风生水起,蔚为大观。周将军主持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工作,既当指挥员、宣传员,也当研究员、战斗员。”王骅书介绍说,盐城师范学院是周将军家乡的第一所高等院校,1958年创建时陈毅元帅亲笔题写校名。

盐城师范学院的老领导、老教师许多出身于新四军,他们在办学过程中自觉地融入了新四军无私无畏、为国为民、不畏艰难、一往无前的血脉与精神。2007年,以学院历史学专业师生为基础,成立了“盐城师院新四军研究会”。2007年11月研究会收到了周将军的手书题词,特别是2008年5月,周将军前来盐城师院通榆校区参加陈毅元帅塑像揭幕典礼。他向盐城师院新四军研究会赠送了新出版的新四军研究著作。十多年过去了,周将军的题词依然熠熠生辉。在周将军的关怀下,盐城师院新四军研究会开展了“寻访新四军的足迹”暑期社会实践,担任新四军纪念馆义务讲解,编辑了“大学生新四军研究论文集”等系列活动。研究会里的老生毕业了,新生再补充进来,新四军革命精神的传承届届相传,生生不息。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阅读周将军的书,通过阅读,了解了周将军波澜壮阔、不懈奋斗的一生,感受到周将军孜孜以求、严于律己的人格魅力,概括起来讲,有四个情结:一是家乡情结,二是铁军情结,三是读书情结,四是写作情结,这些很值得我们后辈认真学习和感悟的。”王义云说,周将军对家乡盐城很有感情,在他的作品中多次提到家乡,提到家乡的亲人和家乡对他的养育之情。

作为新四军老战士和中国新四军研究会老会长,他对新四军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十分重视,总是不遗余力地支持和鼓励开展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对家乡的教育事业和铁军精神的传承十分关心,多次回到家乡、回到母校参加活动,勉励广大学子传承新四军革命精神,爱党爱国爱乡,胸怀理想,脚踏实地,并资助多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始终关心他们的成长。他出身贫寒,深知读书不易,一生最喜爱读书。到了晚年,他仍然坚持阅读,总是身体力行,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有机结合起来。他一生笔耕不辍,这些著作既是他人生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宝贵的党史资料,对于我们研究、宣传、学习党的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今天纪念周将军,就是要学习他崇高的品格,传承他奋发的精神。

“‘周克玉将军藏书纪念室’是我馆重要特色馆藏之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馆根据将军捐赠展品和文献的特点、类型,以红色文化基因为着手点,结合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阅读服务等职能,以参观、教育、展示红色文化为主要定位。”黄兴港介绍说,周将军热爱祖国、心怀家乡,他们将继承将军遗志,保管、利用好这些藏书藏品,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正能量,不断推动图书馆事业新发展。

“在抗争年代,周克玉将军曾作为《盐阜大众报》的特约通讯员,在本报发表过多篇文章,之后在报庆周年纪念日上,他曾题词‘黄海之滨独树一帜,盐阜大众良师益友。’”施东明介绍道,周将军说自己是《盐阜大众报》培养出来的。在《盐阜大众报》创刊50周年报庆时,周将军亲笔题词并刊登在报纸上。在新四军重建军部70周年时,他收到《盐城晚报》的“致敬新四军特刊”后十分感动。

“回顾从1994年12月到2012年3月期间,我们和这位从盐阜大地走出的第一位将军交往了19年,周克玉将军一直对顾吾书社十分关心,经常给我们题词、写信。当书社身处困境时,他会写信给我们鼓励。”顾寿义深情回顾道,2007年冬天书社筹划了《铁血丰碑——新四军在盐阜图录》一书,周将军得知后不仅应邀题词,还要做这本书的历史顾问。周将军还将自己珍藏的四箱图书赠送给盐城顾吾书社。

“周将军平易近人,我与他有过一次信件往来。那是在我们编辑出版了《卫国干城——新四军将领在阜宁》一书后,我给周将军寄去一本,请他指教。”孟凡民回忆道,周将军收到书后,随即于2010年初寄来一张贺年卡片,曰:“新四军将士在阜宁一书收悉,你们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好事。祝虎年快乐!”虽仅此一事,但从中可见周将军平易近人的家国情怀,使人深受教育和鼓舞,至今不能忘怀。

“自参加新四军纪念馆的筹建工作至今,我三次去周将军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陈宗彪回忆说,第一件就是新四军纪念馆人物馆开放在即,其陈列的新四军中走出400多名少将以上人物缺少相关服饰,周将军想方设法在开馆前帮助复制了少将以上的将军服、元帅服在纪念馆展示。第二件就是《铁血丰碑——新四军在盐阜图录》在盐首发时,周将军亲临会场座谈并提出指导意见。

“周克玉将军和我是阜宁陈良同乡人,2004年他接任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会长,为传承新四军革命精神作出了重大贡献。”计高成表示,市委党史办、市社科联、市新四军研究会主办“缅怀周克玉将军 传承革命精神”的座谈会很有意义,参加本次座谈会的新四军红色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非常多,希望大家共同为新四军红色历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学习、研究、传承和弘扬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