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中国两会,他们一直在关注 | 中国-东盟观察员

发布时间:2018-03-16 18:03:56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经济发展、宪法修正案、国家机构改革、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国际合作布局……这些都是东盟各界关注的今年中国“两会”关键词。东盟国家作为中国近邻,正热切期望了解快速发展的中国,并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而2018年的中国“两会”,就成为东盟国家了解中国发展的重要窗口。

列席侨胞的真切体会

3月1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正式闭幕,来自5个东盟国家的6位海外侨胞受邀列席,从政协会议开幕,他们就与政协委员共同参会、分组讨论,虽不能提交提案但同样可以建言献策。正因为祖(籍)国的发展与海外侨胞的命运息息相关,侨胞代表都感受到“一次列席,终生荣誉”,海外列席侨胞关注中国改革发展的步伐。

“我作为6000万海外华人华侨的代表,受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这是祖国对我们的认同,令我充满荣誉感和使命感。”缅甸中华总商会荣誉会长杨钏玉对本刊记者说,“列席大会,使我们享有了祖国发展的见证权、参与权、知情权、话语权,希望借此机会广泛增进海外侨胞对祖国的了解和感情。”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共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被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党章,这次我们有幸见证它写入中国的宪法”,杨钏玉说,共商、共建、共赢、共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体现了天下为公的情怀。

“作为出生在海外的第四代华人,我能有机会参加政协大会既是荣耀,也是责任,彰显了政治制度的公开透明,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自信。”马六甲州政府对华特使颜天禄对本刊记者说,他将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创造更多惠及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合作机遇。

与颜天禄一样,此次列席会议的还有很多新生代侨胞。谢国民长子、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吉人就是其中一位,他积极参会、认真地记笔记,谦和地对记者说“我是来学习的”。

海外华侨华人是祖(籍)国与所在国之间的重要桥梁。新加坡华源会会长王泉成对中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是1月份接到列席邀请的。“当时心情很激动,通过列席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民主制度,更深刻地理解依法治国理念。”王泉成表示。

“百闻不如一见,百说不如一做。”菲律宾中国商会会长洪及祥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为沿线国家实现多领域的互联互通,还是提升中国海外形象的最好行动。

△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邀请25个国家的35名海外侨胞列席会议,他们由国务院侨办等机构联合推荐产生,在当地均有相当声望和影响力。

对中国发展充满信心

缅甸《北极光》杂志总编辑温丁长期关注中国发展。他表示,去年中国举行的十九大做出了许多重大决定,为中国制定了行动方案;在十九大之后,今年举行的两会也对未来发展制定了规划,这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大有裨益。通过中国的两会,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如何发挥他们的智慧,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是中国政府那些惠及民生的措施”,马来西亚亚洲策略与领导研究所国际事务高级顾问、中国问题专家胡逸山说,“我觉得这份工作报告在促进民生,推动人民追求更美好生活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比如,促进环境的改善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一部分。报告中提到今年的矿产特别是煤产量要适当地降低,这对于保护环境是十分有效的措施,并且政府对新能源驱动的交通工具也有优惠政策,这些都是非常利民的做法。”

泰国MGRONLINE国际版主编素帕查表示,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之下,中国的反腐败非常有成效,经济转型非常成功,取得长足发展。同时,期待看到中国在习近平主席的带领下,进一步营造更好的外商投资环境,继续推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马来西亚的年轻人也非常关注中国发展,杨钦宪曾在中国攻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他在中国的那段时间,刚好是中国从现金时代进入无现金时代的交接点。“我的第一次网购和移动支付都是在中国体验的,几年后,马来西亚才开始普及。这反映了中国的快速发展,在科技和经济领域正在引领世界发展。”

采写:本刊记者 王凤娟 廖博闻 (实习)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