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杂变化的世界,人类社会向何处去?亚洲前途在哪里?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重要主旨演讲中就发出了中国声音、给出了中国方案,为世界发展注入了中国信心。
教育关乎人才培养和未来发展,那么,亚洲的教育应如何发展?
在博鳌亚洲论坛教育圆桌,来自包括清华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印度尼西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亚洲高校的嘉宾聚焦亚洲大学的崛起,热赞习近平主席主旨讲话为亚洲教育发展带来的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推动教育合作
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校长胜茂夫(Shigeo KATSU)表示,2013年,习近平主席正是在我们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今天在博鳌,我又一次听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演讲。
“的确,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哈萨克斯坦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提出了‘光明之路’的新经济政策,和一带一路倡议相呼应。中国正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获得了强大的经济动力。”在胜茂夫看来,由清华大学发起、我们和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15所大学成立了亚洲大学联盟,希望在亚洲的顶尖大学间开展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培养亚洲下一代的人才,这同样是亚洲各国加强联系增强互动的一个写照。
“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提到的,大学要通过合作培养全球胜任力、创新、可持续的人才。”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校长、亚洲大学联盟2017-2018执行主席班迪•厄阿鹏(Bundhit Eua-arpor)表示,未来大学的职能发展中,最令人担心的应该是教学质量。大学如何实现自身变革,承担更加重要作用?习近平主席的讲话里的开放和创新都为我们提供了方向。
“习近平主席强调,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我们高校可做也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合作,亚洲大学联盟就是共同提升培育新的大学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大学所应具备的新职能做出有效反应”班迪•厄阿鹏说。
开放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特点
“我很自豪,习近平总书记是清华大学的校友,他今天在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令人热血澎湃,特别是总书记再次强调了开放的重要性。”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表示,高等教育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开放尤为重要,我认为开放可以说是21世纪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特点,开放是创新的前提。
清华大学的全球战略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国际学生的关注,清华在读国际学位生2600余人,交换进修国际学生近千人。这些国际学生来自110多个国家,生源分布趋于多样化。
“开放也是培养年轻人才,特别是具备全球视野年轻人才的重要前提。亚洲大学联盟旨在推动本区域的高校开放合作,为完善全球高等教育体制发挥重要作用,我也认为,通过推动亚洲大学的开放交流,能够为亚洲的发展和全球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邱勇说。
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校长TAN Eng Chye对此也深有感触,他表示,随着社会快速发展,预计在目前就读中小学的孩子中,他们65%的人未来从事的工作是现在还不存在的工种。因此,学校教育要培养终身学习的认知,这正在改变人们的思维倾向,也是关于大学要开放办学的现实问题。
“习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都非常振奋人心,一定会建成开放创新的新局面”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林文怡表示,教育创新是大学职责的重要领域,各大学间不仅要加强共享合作,还可以跨学科探索创新,并应用这些研究结果。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能力。新型的教学不是特定的学科,鼓励学生以项目为基础学习跨学科的内容,然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决定他们需要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才能解决问题。
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力
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举措。这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知识产权保护会影响到大学和企业的关系吗?
马来亚大学校长Abdul Rahim Hashim表示,就知识产权方面,它取决于资金的来源,如果研究资金都是政府的话,那么这一个知识产权就属于大学,如果资金来源是行业企业的话,那么还取决于合同里具体条款的约定,可能是一人一半,也可能是三七开,也可能是按照版税来分。
“习近平主席提出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非常好,这样更加保护和规范知识产权,长期来说,有利于培养和普及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Abdul Rahim Hashim说。
对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知识产权保护的举措,印度孟买理工学院校长Devang Vipin Khakhar也表示赞同,他说,在当下的重要时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进一步激发创新,吸引创新者花更多的时间,研发新的创意。同时,他们只要知道研发的成果会受到产权保护,就更愿意投入资金和精力,因此,这些举措对于中国的创新发展来说都是好消息。
印度尼西亚大学校长、亚洲大学联盟2018-2019执行主席Muhammad Anis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的演讲回应了国际发展形势,传达了很多美好的希望,期待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国际合作平台,更好地惠及各国人民。
采写:本刊记者 王凤娟 发自博鳌
摄影 段巍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