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纪实在线

中国华融打造AMC“不良资产+”业务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8-04-13 10:15:33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文/谢智华 王翔

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服务实体经济责任重大。

4月12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执行董事、副总裁王利华向记者介绍了该公司聚焦不良资产主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情况。

自2006年市场化转型以来,中国华融在化解风险和盘活存量的基础上成功搭建了银行、证券、基金、信托、租赁、期货等全牌照、多功能、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构建了“跨周期运营”的独特商业模式、“横跨公司资本架构、纵跨企业生命周期”的综合产品服务体系和协同优势明显的“一体两翼”战略架构,不良资产处置手段进一步丰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提升。

2017年,中国华融聚焦主业、做强主业取得进一步成效,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明显增强,经营业绩再创历史新高,持续巩固“国有经济充满活力、国有资本功能放大、国有资产大幅保值增值”的良好局面,为国家、股东和广大投资者创造了稳定、可持续增长的价值回报。

截至2017年末,中国华融总资产达人民币1.87万亿元,比年初增长32.5%;净资产达人民币1826亿元,比年初增长21.7%;总收入人民币1280.7亿元,同比增长34.5%;实现净利润人民币266.0亿元,增长15.1%;全年缴税156亿元,2009年以来累计缴纳税费超过500亿元。

王利华表示,中国华融分发挥盘活存量资产、处理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的独特功能,在资源配置上保证主业优先发展,在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公司不良资产包业务市场占比保持领先。

截至2017年末,不良资产经营业务资产规模达9349.7亿元,比年初增长48.7%,实现收入689.1亿元,在集团总收入中的占比达53.8%,不良资产主业地位凸显。其中,收购不良资产包3523亿元,实现收入45.8亿元;新增投放收购重组类业务2704.3亿元,实现收入316.0亿元。

近三年,中国华融不良资产包业务连续多年市场占比超过50%,占据市场主导,商业化收购不良资产规模超过1.34万亿元,累计投入收购资金超过8800余亿元,并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有效缓解了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上升压力,帮助一批实体经济企业减轻财务负担。

同时,依托长期积累的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积极拓展不良资产主业市场,2016年分别与山西、青海省政府合作组建了华融晋商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华融昆仑青海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帮助地方政府化解产能过剩、防范金融风险,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华融晋商于成立当年累计收购不良资产包规模近70亿元,占山西省全年不良资产成交规模的80%以上,2017年再次完成收购不良资产包超过22亿元,并投入资金23亿元参与一家亏损的国有煤炭企业重组,收购重组类期末资产总额达3279.9亿元,2017年实现收入316亿元。

同时,中国华融着力做大做开做强问题企业重组业务,加强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保障,设立了专司问题企业重组业务的部门,增加问题企业重组业务专项额度,加大激励考核力度,以收购债权为切入点,融合不良资产包收购处置、债务重组、非金债收购等多种业务手段,帮助债务人清理整合债权债务关系,对陷入困境的危机企业实施救助性金融服务,有效维护了地方经济金融生态环境的稳定,得到了地方政府与监管部门的高度认可,中国华融“救助性金融”的角色已深入人心。

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债转股是中国华融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独特功能作用,践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助力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重要举措,也是自身做强不良资产主业,做大不良资产业务板块,作响救助性金融服务功能的有效途径。2017年,中国华融政策性债转股资产五年经营规划全面收官;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率先设立了债转股的专门实施机构——华融瑞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铝业等11个市场化债转股项目落地,涉及化工、能源、有色金属、高端制造、钢铁、航空等多个行业,成功帮助一批实体经济企业降低资产负债率,缓解偿债压力;决定成立100亿规模中国华融债转股并购重组基金,有力支援化解金融风险,近期解危、远期解困,为经济稳健运行发挥金融“安全网”和“稳定器”作用。

中国华融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坚定不移回归本源、做强主业,持续加大对不良资产主业的资本配置、资源投入和政策保障,努力打造“治理科学、管控有序、主业突出、综合经营、业绩优良”的一流资产管理公司,致力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体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