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4月17日公布,2018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19.8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8%,与2017年四季度持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904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77451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112428亿元,增长7.5%。
首季度经济数据亮了
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高于全年6.5%左右的目标;
进出口额相抵,顺差3262亿元,比上年同期收窄21.8%;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4%,创下三年以来新高。
这些数据背后有哪些深层次含义?在中新社国是论坛——2018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业内专家进行了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指出,6.8%得益于中国出口改善、投资坚实和消费旺盛。“外部环境的改善,去年稳增长的惯性延续以及贷款结构的改善都是首季经济形势开局不错的重要原因。房地投资出现反弹也是经济表现好的一个原因。”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1291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不仅超过市场预期,且创下三年以来新高。与投资相对,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6%,销售额增长10.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分析道,当前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长加快有两个原因:一是地价的上升;二是2017年买入的土地在2018年进入到了开发阶段,导致投资增速加快。
谈及未来房地产市场走势,顾云昌认为将呈现“舞龙式”发展,幅度和频率不同。2017年一二线城市基本呈下行态势,三四线城市处于去库存阶段呈上行趋势。“不同城市、不同阶段,有不同幅度、起落”,楼市不能简单一概而论。
除去房地产市场的表现积极,一季度我国工业生产总体稳定、服务业增长较快、民间投资增速加快、市场销售持续活跃。对此,刘元春判断,2018全年经济将是“前高后低”的态势。
贸易摩擦对经济影响几何?
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进出口额相抵,顺差3262亿元,比上年同期收窄21.8%。3月份,出口增速由正转负,贸易账自去年2月以来首次呈现逆差。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不少人担心贸易战将伤害中国经济。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邢志宏表示,中国从来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进口加快反映内需强劲增长,这种平衡有利于国内经济发展。
“这表明中国正通过扩大进口承担更多大国责任,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红利。中国贸易顺差收窄是大势所趋,但收窄幅度不会像一季度这么大,而是会略微收窄。”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说。
赵萍指出,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中美贸易之间还存在不确定性,东方不亮西方亮,在全球经济增长背景下,中国外贸还会持续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胡江云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说,只是影响小部分,不会有大变化。
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
还需迈过几道坎
尽管2018首季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开门红,但如何实现从高速度到高质量的转换,中国显然还需迈过几道坎。
要完成2018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刘元春指出,从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来看,还有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一是债务问题方面,宏观杠杆率从不同的指标来看,并没有明显回稳的迹象;二是国有企业的财务指标改善较快,但民营经济,特别是股份制企业的财务改善在一季度并没有体现出持续态势;三是部分新动能有延续去年增长态势,但也呈现出局部走弱的现象。
同时,他还提到地方政府、金融控股企业等存在的高债务问题,认为这是金融防风险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和问题。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分析,从金融形势上来看,中国的货币信贷政策应当不松不紧,更趋均衡。“松了不行,中国M2总量很大,再增加可能有压力;紧了也不行,紧得太多会导致利率上行,对实体经济不利。”
面对美国举起的“贸易大棒”,赵萍认为,未来还是要继续优化外贸结构,比如增加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减少贸易对单一市场的倚重,增加汽车、医疗设备、电器产品的出口等。高升则指出,在钢铁行业去产能同时,要做到“5G”:产品好、服务好、质量好、规模好、价格好。
采写:本刊记者 张利娟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