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底,泰国国家大剧院举办了一场庆祝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生日的孔剧表演,收到了强烈的反响和好评,也让人们更加关注这一泰国最美丽的舞剧艺术。
孔剧最早起源于400多年前的大成王朝时期,是一种融合了音乐、舞蹈、诗歌等各个领域的优点于一身的戏剧,也是泰国的国宝级艺术。但如果大家有过看孔剧的经历的话就会发现,对话是孔剧表演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而舞台上的演员们往往是不会发出声音的,那这些对话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古时候的孔剧表演者表演时必须穿戴面具,这就使得演员们没有办法发出声音,需要有其他演员协助他们完成演出,于是便萌生出了类似现代“声优”一样的职业。
这些配音演员们在孔剧的艺术表现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这些人不仅得有优质的声音,熟练的表演技巧,还得熟稔自己所要表演的故事。因为这些演员的唱词多为泰国古典文学中的韵文,牢记自身的台词,并在合适的时机说出来也是演员们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深入的理解各个故事后,“声优”们还得根据表演的演员的不同、情景的不同,利用假音更换自己的音色,使得演出达到最佳效果。所以,对于“声优”们来说,理解孔剧中每段情节所蕴藏的感情,跟上舞台上演员表演的节拍,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我们知道“声优”们的台词多为泰国古代的诗歌或是韵文,其特点是每句话之间的停顿空隙十分的短暂,但是在表演过程中,又需要将每段的感情不断地承接下去,这就十分考验“声优”们的表演技巧。泰国著名古典音乐家Montri Tramote曾经对孔剧中的配音阐述过自己的看法,他认为: “孔剧中的台词是对配音演员最大的考验,因为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台本,这就需要配音演员们记牢自己需要演出的那一部分。现今,如果能在配音过程中为台词注入灵魂,并且能很好的阐述完自己那一部分的故事,我们就可以认定这个是一个有能力的演员。”
孔剧配音可以根据台词的不同分为六个种类,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比如说当主人公如果来自Lanka(泰国史诗《拉玛坚》的一座城市),并和那里的统治者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的话,便使用其中一种被称为Phak Mueang(พากย์เมือง)的韵文;如果和老挝史诗PhraLak PhraRam有关,并且主人公来自阿瑜陀耶,就转而会使用另外一种被称为Phak Phlap Phla (พากย์พลับพลา)的配音…这些如同唱歌般的韵文配合上舞台上演员们特定的动作及舞蹈,将古代的史诗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也使得的人们能更加深入的体会到孔剧之美。这也不经让我联想到了京剧所讲究的一板一眼,字正腔圆。这两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对这种程式化的美学的讲究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孔剧作为一项古老的戏剧艺术,也如同世界上很多其他传统艺术流派一样,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中。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将这些人类艺术的瑰宝不断地传承下去,是文化工作者非常重要的使命。
撰稿:王弘毅 (实习)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