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班卡西拉:亚运会上的“印尼功夫”

发布时间:2018-09-03 16:31:05 推广来源:中国东盟报道

第18届亚洲运动会8月18日开幕至今已过去十余日,1273人的中国代表团在雅加达和巨港的36个大项中摘金夺银,比起乒乓球、羽毛球、跳水、女排这些国内体育迷比较关注的重点项目,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进行的一项特殊比赛引起了中国体育迷的巨大好奇:比赛上,画着奇怪装饰的运动员分别拿着短刀和棍棒表演动作,时而一声大叫,继而一跃而起,一连串动作之后裁判根据动作难度和完成情况打分——这就是“班卡西拉(Pencak Silat)”项目。

对于大多数不熟悉班卡西拉的中国观众而言,这样的动作和标准难免让人联想到中国的传统武术,甚至不少网友将班卡西拉形容为“像是在作法”。实际上,班卡西拉是一种印度尼西亚传统格斗术,起源于印马群岛(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文莱),在印马文化与历史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在历史的进程中,班卡西拉先后受到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文化影响,融入到当地许多传统仪式中。如今,班卡西拉在荷兰、德国、澳大利亚、美国也有很多拳迷。

名称上,班卡西拉(Pencak Silat)的意义由两部分组成——Pencak和Silat。其中Pencak 是指自卫的原理、方法,包括广泛的控制身体运动达到目标的方法,Silat则是指应用这些方法进行实际格斗。

本次雅加达亚运会,分设了男单、女单、男双、女双以及团体项目等多个比赛项目,共有16枚金牌。作为东道主的印尼志在争取囊括该项目的所有金牌,冲击本届亚运会奖牌榜的前三名;实际比赛上,印尼选手几乎囊括班卡西拉所有项目的金牌,唯独两个项目金牌被越南选手获得,来自越南、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选手则几乎囊括其他奖牌。

虽然班卡西拉这类非奥项目加入亚运会给各国观众带来不少新鲜感,关于这类传统项目是否应该加入“竞技因素”的讨论也一直未有停歇。由于运动和自卫方面的价值,班卡西拉在世界各地逐渐流行。不过也有人认为,当班卡西拉被运动化的同时,它的本质已经被丢掉或搀水了,因此他们仍然致力于西拉的传统和精神形式,而非严格地跟随PERSILAT(国际班卡西拉联盟)的道路。

撰稿:廖博闻(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