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中国水电的海外开路先锋

发布时间:2018-09-07 17:07:18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记者 张利娟)天还没有亮,阿拉伯海风夹裹着淡淡潮湿,向北海岸阵阵袭来。虽然这里的高温、高盐、高湿气候环境曾让他的鼻炎频频复发,但这一天——2018年4月25日0时0分,因为卡西姆港燃煤电站正式进入商业运行,他的呼吸似乎比往常轻松了许多。

他就是蔡斌——中国电建海投公司副总经理兼巴基斯坦卡西姆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这座傲然屹立的现代化电站,是他和几千名中巴两国员工共同奋斗的成果。抚摸着光洁的清水混凝土立面,蔡斌感慨良多,此心早已许电建,一肩风雨尽成诗。

30载电建生涯,20年海外漂泊。蔡斌主持建设了10余个大型国际水利水电和火电工程项目,总装机容量超1000万千瓦,也是中国电力建设企业“走出去”的践行者和见证者。

关键时刻勇担重担

1964年出生的蔡斌,从两岁起就跟随父母(新中国第一代水电人)转战丹江口、大渡河、330工程(葛洲坝),开始“颠沛流离”的日子。1982年,蔡斌考进了水电相关院校,三年后,他怀揣着优秀毕业生证书,沿着父辈走过的足迹走向了高山峡谷、大江大河。职业生涯起步的第一个十年,他全部奋战在最艰苦的施工一线。

四川二滩水电站是中国在20世纪建成投产最大的电站,且向世界银行贷款9.3亿美元。按照世行贷款的规定,主体工程的建筑和主要设备的制造均须用国际招标来确定承包商,工程建设上要全面推行菲迪克条款管理。

而承担地下厂房施工的二标,是由德国的霍尔兹曼、霍克梯夫和中国的葛洲坝工程局3 家公司组成的联营体中标。这是一项足够浩大的地下工程,整个工程的开挖量超过900万立方以上。洞挖部作为最核心部门之一,承担着施工组织和工程管理工作。

1991年,已经在葛洲坝工程局工作6年的蔡斌被派往二滩担任洞挖部洞挖科副科长。自此,在地下30米,蔡斌开启了一段不寻常的经历。每天早上7点入洞,晚上7点出洞,对地下工程所有工作面细致排查,一个不漏。下班前,每个工作面的详细进展,他都全面准确无误地填写入《施工日志》。“Mr. Cai,勤奋好学,严谨细致,跟我们德国人非常投缘,是我最得力的帮手。”蔡斌的搭档——德国霍尔兹曼公司工程师帕铂罗•梅尔如是说。

在蔡斌的带领下,二滩这个被誉为国内的首个“国际项目”,使中国水电行业施工水平、装备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对后续的小浪底、三峡工程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马来西亚,也有一座“三峡工程”——巴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坝高达205米。2002年,中国水电与当地公司组成的马中水电联营体中标该工程,并于次年开工建设。

建设之初,电站聘用了加拿大公司负责管理全面施工。然而,两年多过去,工期严重滞后。马方不得不调整思路,由时任中国水电集团总经理郭建堂组织了一个新团队,蔡斌火线加盟中国水电,接管项目建设。

作为土建总承包商主要负责人的蔡斌,冲锋在前,工期最紧张的时候,亲自带着工人爬边坡,抬设备,渴了喝溪水,饿了啃面包,硬是创造了月开挖土石方208万方,并以连续11个月开挖强度超过150万立方米的速度,写入了中国企业第12批新纪录。

在巴贡,中国水电的施工技术也突飞猛进,捧起了我国工程建设质量最高荣誉——第一个海外工程金质奖。

当被问及被誉为“小联合国”的巴贡水电站与曾经同样被誉为“小联合国”的四川二滩有什么区别时,蔡斌不无感慨地说:“区别就在于以前我们完全是当学生,但现在我们有了底气和实力,可以同台竞技,各显神通了……”

2008年,在老挝北部琅勃拉邦省普坤县境内的大山深处,一座名叫南俄5的水电站开工建设。这是中国企业在境外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以BOT方式开发的水电站项目,其成败直接影响着中国水电今后在老挝市场的开拓。

2010年5月,中国水电国际公司领导一声令下,蔡斌紧急驰援南俄5。现场状况比蔡斌想象中的还要严重:工程进度缓慢、严重拖期,留给他的时间不到两年了。蔡斌心急如焚。通过一周多的现场调研,他很快得出了结论,把工期抢回来,关键在于增强现场施工力量。很快,相关调整方案上报总部,得到领导同意。

引水隧道地质条件恶劣,坍塌渗水严重,是制约工程进度的关键。蔡斌踏着齐踝深的泥泞摸清一线情况,通宵达旦与参建单位一起剖析问题症结,最终制定了“短进尺、强支撑、勤观测”的施工方案,大大推进了施工进度。

现任南俄5发电公司安全环保主任的王红,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在机电安装的最后关键期,蔡斌白天忙着外围协调,等到国内总部和老挝政府部门都下班了,他又跑到20米下的地下厂房,陪着大家奋战到凌晨。

上天不负苦心之人。2012年12月2日,南俄5进入商业运行期,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一个月。但此时蔡斌的心里却一点都不轻松,因为几乎是在他把南俄5的担子扛在左肩的同时,牵头负责老挝南欧江的任务则压在了他的右肩上。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俄罗斯、挪威等国家的咨询公司以及中国的多家咨询公司,就南欧江水能开发先后提出过诸多规划方案,但这些方案始终未获老挝政府的批准。规划设计出一套让老挝政府和民众“眼前一亮”的方案,则成为能否拿着这一项目的关键。

2010年至2011年,整整两年的时间,除了抓南俄5工期,蔡斌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南欧江开发方案的规划设计中去。“蔡总对设计方案的严苛超乎寻常,我们甚至一度怀疑还能不能设计出蔡总所要求的那种完美的电站。”昆明院牵头负责南欧江项目设计的副院长邹丽春说。

标准不能降低,要做就做最好,这是蔡斌几十年养成的职业素养。就这样,蔡斌成了昆明院的“荣誉员工”:和设计人员研究讨论,加班加点,从前期规划、可行性研究、水电站初步设计,再到详细设计、技术经济比较,他办公室里的灯光常常亮到凌晨。

“一库七级”,历经四次推翻,最后优化形成的设计方案一举赢得老挝政府的认可。中国电建成功获得了整条南欧江流域的开发权。这是迄今为止老挝政府授权外国公司在其境内开发整条河流水能资源的首例。

2012年,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刚有雏形的老挝南欧江梯级电站项目交由其总负责,被董事长盛玉明慧眼相中的蔡斌临时被喊来担任该项目公司总经理。

对于搞了十几年海外施工的蔡斌来说,南欧江梯级电站项目是他第一次全过程参与海外投资项目开发建设。“风险管控永远第一位的”被蔡斌奉为圭臬。

2013年,是南欧江一期施工全面展开的一年,也是蔡斌压力最大一年。这一年,蔡斌除了在万象处理一些事务性工作外,大部分时间采取“走动式管理”,在三个电站间奔波,随时到各梯级电站检查、督导,累了就在车上眯会儿,困了就来上一杯老挝咖啡。

也是在这一年,老挝的雨季来的特别早、特别大。7月22日晚上的暴雨下的看不到人影。蔡斌喊起已经睡下的司机,连夜驱车赶往5级电站。23日一早,蔡斌要求现场人员7个小时内把整个纵向围堰加高1.5米,并对横向围堰进行加高、加宽、加固。10个小时后,新一轮洪峰汹涌而来,站在已经加高的纵向围堰上,洪峰只是差了不到50公分……

50岁不惧转型新考验

2015年4月,经过近3年的苦战,南欧江流域一期工程已经进入最后的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蔡斌已经开始筹划建设转入运维的工作了。

这一年,蔡斌已经51岁了。一生东奔西走,从未在一个地方安稳待过,对于倾注了太多心血的南欧江梯级电站,蔡斌对其未来充满着些许期待。

2015年4月16日傍晚时分,蔡斌的电话响起,是盛玉明打来的:“蔡斌呀,你明天到曼谷跟我汇合,一起到巴基斯坦,由你来接管卡西姆电站项目。”

三年后,当蔡斌再次回忆起那个场景时,仍然不禁感慨。“接到盛总的电话,我一时惊愕地说不出话来。搞了一辈子水电,陡然转行干火电,毫无征兆的重大转折让我有点懵。”

4月17日,蔡斌赶到曼谷和盛玉明会合,并于当天赶往伊斯兰堡。4月20日,在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时任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的见证下,卡西姆港燃煤电站《购电协议》和《实施协议》正式签署。在随后召开的项目动员会上宣布,卡西姆港燃煤电站由蔡斌来挂帅。

超乎想象的非传统安全形势,异常复杂的政治和投资环境,等待蔡斌的是一场“遭遇战”。在蔡斌和团队制定的项目负面清单里,200多项风险管控项目需要他们去逐一破解消除。

在项目初期的卡西姆项目工地,没有一点安保力量。为了从根本上创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蔡斌开始奔波于巴基斯坦总理府、计划发展部、国家基础设施委员会、国防部以及信德省警察局,安保力量才开始逐步得到增强。

“我们的每一位员工,都要平平安安的来,平平安安的回。”这是蔡斌对每名建设者的承诺,也是对中国电建和祖国的庄严承诺。

安保工作只是为施工创造了条件之一,其他条件还远远没有达到。蔡斌和他的团队却不得不自力更生,白手起家。没有施工电源,只能用柴油机一度一度去发,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因为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利益博弈,输水管道已铺设到了主管道不到1.5米的地方再也无法前进,项目建设没有施工水源。

在项目建设用水高峰期,就通过二三十辆车拉水来满足3500中国员工和3000多名巴基斯坦员工,以及建设施工用水,直到电站海水淡化系统投用后,这种情况才得到缓解。

同时,合同是相关各方利益诉求的根本载体和实现途径。多少个不眠之夜,千百场磋商会谈,无数次论证分析,寻找着巴基斯坦政府、信德省政府、卡塔尔股东方、贷款银行、保险公司以及税务、海关等相关方的诉求交集点,蔡斌先后签订了逾百项各类协议、合同文件,履约率达100%。

但留给中国建设者的时间却只有两年半。这对于2×660MW的燃煤电站来说,即便是放在国内,也是相当紧张。根据水电与火电的特性和共性,蔡斌既借鉴经验又摒弃桎梏,以电建集团内设计、监理、施工、装备、运行等优势力量,从全产业链的整体协调推进,从设计、采购到施工建造一齐发力。

为加强项目设计和设备采购管控,蔡斌专门成立了EP中心,狠抓源头管理,优化设计和全过程精细控制,打破了常规建设工序,为项目不断提速。1号、2号锅炉基础和设备基础先后实现了整体一次性出零米的目标,比国内常规施工工期提前了两个多月。

电厂发电后要通过输出线路把电输送出去。然而,本由巴基斯坦国家电力公司承担的卡西姆电站的两条500KV输变电线路的建设却严重滞后,按照进度要求,按期竣工几无可能。为确保输电线路按期完成,蔡斌可谓使出浑身解数。拜访时任总理谢里夫,帮助巴国家电力公司梳理工程流程和进度,提供技术支持和拉线设备,支持巴国家电力公司进行送出线路施工建设等,终于在2017年11月1日,500KV送去线路全部完成,并顺利完成厂用电倒送电;9天后,这条线路开始为巴基斯坦的千家万户送去光明。

甘做年轻人的垫脚石

为了加强与巴基斯坦政府的联系,更好地开展商务活动,卡西姆项目公司在首都伊斯兰堡设置了办公室(伊堡办)团队,而这个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负责人何时有1984年出生。把天天跟巴基斯坦政府、中国驻巴使领馆这样重量级打交道的工作,交给一帮80后、90后小年轻去完成,蔡斌自有他的道理。

“电建海投的青年员工,都是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毕业生,能加入海投这个团队,本身就明说了他们的能力。只要给他们以平台和空间,假以时日,会让我们刮目相看。”

显然,这帮小年轻没有让蔡总失望。三年的时间,从环境批复到施工供电,从安保配备到劳务准入,从项目融资到风险管控,一帮小伙子们把“十八班武艺”舞得阵阵生风,个个成为项目前期的“攻坚者”,项目建设的“清障者”。从这里走出了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中国电建“十大杰出青年”,走出了四名“海投之星”。

肖欣是最早加入伊堡办的成员之一,今年28岁的他已经成长为伊堡办副主任。“蔡总每次来伊斯兰堡,再忙再累也会组织我们小年轻一起坐一坐,聊一聊。他经常教导我们既要在自己的专业中游刃有余,又要在其他管理事务中独当一面,特别是要锻炼自己的大局意识、风险意识和前瞻意识。”

常年海外漂泊,看到青年员工,蔡斌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从心里想好好的带一下他们,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进步能再快一些。

蔡斌常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要打造海外投资的,就必须淬炼出一支国际化队伍。

坚持原则的铮铮铁骨

2015年7月,卡西姆电站工程的EPC承包商先后与上海两家供应商分别签订了500kV GIS设备和高温高压阀门采购合同。经调查发现,该供应商虽有销售业绩,但是尚无成熟的运行经验;另一家供应商采用的国产材质和关键部件原产地等与本项目技术要求不符。

设备和阀门是整个发电厂电力输送至电力主干网的重大设备、关键部件,设备的质量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厂是否能持续安全高效运转发电,影响到100多亿人民币的海外投资是否能按计划获得收益。

事情很快让蔡斌知道了。很多人认为模棱两可的事情,蔡斌很快就做出了决定:承包商必须采购具备成熟运行经验的优质合格产品。为此,供应商和承包商相继找到了电建海投公司领导“告状”,多方找关系、搬救兵说情,甚至专门跑到巴基斯坦卡拉奇试图通融,但蔡斌就是不松口。“这是关系到工程成败的关键设备,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必须换!”最终,EPC承包商主动更换采购了成熟的500kV GIS产品和国际知名品牌优质高温高压阀门。

工程施工,海外投资,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的资金投入,由此而衍生出各种利益纠葛和诱惑,倘若没有定力,不讲原则,妥协退让的话,工程绝对干不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时时处处做出表率,关键时候能顶得住、扛得住、坚守得住。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