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独坐雄峰饮“禅悦”更为“禅画”开新境 ——陆楣作品赏析

发布时间:2019-01-23 13:44:42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陆楣,1942年出生于四川乐山,祖籍在江苏太仓,是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的父亲是虔诚的佛教徒,皈依三宝的佛门居士,母亲是清代“四王画派”王原祁之后,家学渊源深厚。他幼承庭训,打下了深厚的学养基础。

陆楣从小爱好画画,曾研习风景油画,“基础扎实,技法纯熟,光影充沛,细密多情”(周晓陆赞语),后潜心于中国写意水墨画,特别是禅画,尤喜宋代画家梁楷与清代画僧八大山人的参禅入画、似画非画。观陆楣先生画作,如《本自无缚不用求解》《独坐大雄峰》《一意孤行》,真是传达了禅的神髓。

陆楣喜画高僧大德,以虚入实,化意生境。近水微澜,远水无痕,空寂净湛,气韵平正。在可知与不知之中,处似与不似之间,只见老衲临水而视,手持莲花,拈花微笑,心澈神安,既为西方净土世界的向往,也是“佛既是心,心既是佛”的禅意。

陆楣喜用淡墨,轻柔细腻,鲜活明亮。知其题材丰富,变化多样,清新活泼,用笔法参悟世间法,细密处自是精心,豪放时更为旷达,墨出韵显,画尽意出。因此,生活景物无处不入画的禅机,“常在网上看乾坤”,借语喻理,化俗为雅,也使陆楣的绘画在自我演习中,化繁复为洁净,虚实之间,阴阳之中,渐渐地获得了一种自由状态的呈现。

陆楣构图奇异,设色明快,造型生动,古朴醇厚,色酣墨畅。画法尽得破立之道,于奇险中求平稳,在轻柔中显张力,不枝不蔓,恰倒好处,既可化虚为实,也可指实以虚,实通密不透风,疏可走马之理趣。有着“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第二十一章 )的玄理妙趣。

陆楣的水墨画亦实践着“无我之境,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神奇,只见水墨氤氲,别具一格,以墨生色,神化衍生。疾徐有序中,张合适度间,化实为虚,气韵渐成,简洁生动,得其浑厚苍劲,奔放纵横之致。是为墨生五色,飞舞飘逸,墨气淋漓,颇具禅意。以漫写得其神韵笔意,在灿烂中知其质量风格。

陆楣的水墨在静谌宁和的意蕴中,暗含着一种天地苍茫的有序哲理。俗语的“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也就有了“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绘画意义,也使水墨人物画转入古典哲学的意象,而复归于形而上的深层意味。

禅悦墨缘

陆楣先生30多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静心研习风景油画,用功颇深。后来,经一位朋友提点,认为他的油画虽然功底扎实,但是,国画更能够把其深厚广博的学养表现出来,鼓励他专精国画。陆楣细忖之下,觉得言之有理,从此开始潜心专研大写意禅画。

在中国画里面,有一门风格独特的画种——“文人画”。中国古代的文人,大多受庄禅玄隐思想影响,他们在创作上强调表现个性、独抒性灵和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推崇随心赋形、空灵澄澈的美学境界,提倡妙悟和禅悦,以至产生了王维、苏东坡、倪云林、董其昌、徐渭、石涛等一大批禅画大家,将“文人画”推向了一个至高的境地。

陆楣出生于一个书香家庭,又自幼亲近佛法,闻思修行,那一刻,他心中潜伏的佛的种子再度发芽。他开始读佛经,写《心经》,听佛乐,专研禅画。正如国学大师饶宗颐所言:“熟读禅灯之文,于书画关捩,自能参透,得活用之妙,以禅通艺,开无数法门。”

“只道斯名画可隐,转教众口说丹青。”(担当和尚语)经过“一番寒彻骨”般的修习,陆楣创作出了许多禅画作品。

2013年6月22日至8月22日,陆楣先生受邀在美国洛杉矶西来寺佛光缘美术馆举行了《禅悦墨缘》个人巡展,期间展出了他的60余幅禅画作品,在展览结束后,西来寺将陆楣先生的2幅禅画作品作为永久收藏。

陆楣先生《禅悦墨缘》画展开幕当天,西来寺住持慧东法师、美国联邦众议员赵美心代表、加州议员周本立代表、纽约华美协进社美术馆海蔚兰馆长等出席剪彩仪式,并为陆楣颁发荣誉证书,表示对他作品的肯定,表彰陆楣对于中美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

陆楣先生的画作,以青莲无染自微笑的淡泊之心,表现了灵动、潇洒、天真、淳朴的神韵。展出两个月期间,饮誉海外,深受僧俗两界好评,受到美国、台湾、香港及国内等媒体的关注与跟踪报道。他的禅画展体现了随缘欢喜的心态,不仅实践了星云大师“觉有情”的境界,也为中美文化交流增添了淡淡的一笔。

境由心造 天人合一

陆楣先生名字里的“楣”字,意思是门框上的横木,似乎预示着他此生将与建筑设计结下不解之缘。

陆楣先生所学专业是建筑材料和工艺。但由于他广涉诸多领域,1988年底,被从陕西省建筑研究院调入西安美院,开始参与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科组建。这一转机,给他提供了一个异常广阔的发展平台。他如鱼得水,进入了一种自由发挥的理想王国。

陆楣先生是中国资深的环境与建筑设计师,曾任上海世博会陕西馆专家组组长。数十年来,他参与了多项东西部城市景观建设、环境雕塑的设计规划,几乎都是大手笔,其中不乏经典之作,至今仍被人们称道。例如:他曾主持规划了浙江宁波第一个大型广场——中山广场、甘肃武威马踏飞燕文物出土保护地——雷台公园(后由兰州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唐振涛完成)、西藏那曲《雪域魂》主题雕塑(与石村合作)、西安曲江皇家园林——大唐芙蓉园的陆羽茶社、西安大唐西市《丝绸之路起点》雕塑(与李驱虎合作)等大型文化园林、景观、雕塑工程,荣获由中国设计学会颁发的“中国建筑装饰学会特殊贡献奖”。

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大气象自有大意境,大心胸自有大手笔,作为城市环境设计师的陆楣先生深谙此道,他将这一理念渗透在他的每一个设计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精约”的设计理念,主张设计要“精于心而约于形”,改变文化价值观,由“以人类为中心”到“以人和自然的共融共生为本”,将其作为一种文化意识,作为一种生活观念,融入我们的环境视野当中。

陆楣先生认为:城市风格是人创造的,风格来源于自然对人的启迪,来源于人对自然的应对。不同的自然环境就会有不同的风格,诸如田园风格、草原风格、地中海风格等等,各自有特定的建筑空间,各自有特定的环境氛围。而风格与生态人文环境息息相关。作为城市环境设计师,一定要树立生态意识,营造“绿色工程”,目前中国城市生态问题严重,能源的短缺,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城市的失去平衡,文化的不可辨认……,从现在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我们要研究怎样节约资源,提倡节俭型的社会。城市设计要体现文化,但是不要过度张扬文化。地球已向人们发出警告,再不能大肆挥霍资源了,我们要为下一代节省多一些的水,节省多一些的木,节省多一些的电,节省多一些的资源,让社会更趋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佛经云:“智者转心不转境,愚者转境不转心”。陆楣先生的这种襟怀、这种境界、这种远见卓识,与大乘佛法自度度人、自利利他的精神一脉相承,他是以心造境的设计师,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朱光潜语)的真正的禅者。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