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歌迎新春,感恩家乡”郭艳华独唱音乐会在青海大剧院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9-01-24 11:17:48 推广来源:中华志愿者网

18日晩,“歌迎新春,感恩家乡”郭艳华独唱音乐会在青海大剧院音乐厅成功举办。此次音乐会以“迎春”“感恩”为主题,体系了郭艳华心系家乡、情系青海的恋恋情怀。整场演出共演唱13首声乐作品,既有《龙船调》,也有《上去高山望平川》,还包括《刺绣阿姑》这样的青海作曲家代表作品,可谓是从南到北、风格各异。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学院龚荆忆副教授担任艺术指导,青海广播电视台牟洁担任主持人。演出过程高潮迭起,观众情绪热情高涨,掌声不断,体现出郭艳华高超的演唱技艺和一流的作品表达能力,也体现了音乐会独具匠心、别具一格设计安排。

19:30分音乐会拉开序幕。第一组曲目包括《佳节思亲》《映山红》《在中国的大地上》三首经典作品。《佳节思亲》是一首低沉婉转的古诗词歌曲,《映山红》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在中国的大地上》大家则比较陌生。一开场就演唱三种风格迥异的作品,难度自然不小。从郭艳华的现场表现来看,堪称完美,能在一架钢琴的伴奏之下就能有如此得心应手的高水平发挥,不得不说她技艺精湛。我们知道,伴奏越是丰富越能掩盖表演者的某些不足,第一组曲目简洁的钢琴伴奏,充分显示了郭艳华对自己的自信,当然,这种自信来源于“技高一筹”。

第二组曲目包括《上去高山望平川》《婚誓》《牡丹汗》三首经典民歌。这一组作品虽都是民歌,但真是“天南地北”,《上去高山望平川》是青海民歌,《婚誓》是拉祜族民歌,《牡丹汗》是新疆民歌。郭艳华演唱的《上去高山望平川》不是以一贯之大气磅礴和粗犷,而是能收能放、高低起伏,犹如青海高原的千沟万壑群山峻岭。《婚誓》的演唱让郭艳华立刻从高海拔落到低海拔,从高亢变到轻柔,从独唱转到对唱。郭艳华与青年歌手罗布加的对唱绵长轻柔,让我出现了一种幻觉——耳边有一条小河在叮咚叮咚的流淌。《牡丹汗》的演唱让人不得不佩服郭艳华嗓音的无所不能,她把这首歌唱的很有味道,再加之伊布的手鼓伴奏,努尔艾力·斯拉木的热瓦普伴奏,更是让表演锦上添花。第二组曲目表演结束后,由嘉宾邢爽、王宇航带来了打击乐表演《牛斗虎》,在紧张、激越的鼓声中,既有猛烈的冲击,又有舒缓的相持,让在场听众感受了一把虎的矫健,牛的沉着。

第三组曲目包括《刺绣阿姑》《想亲亲》《红太阳照边疆》三首作品。《刺绣阿姑》是郭艳华的代表作之一,曾收录在她的专辑《华灯初上》中,这首歌曲的现场版大多数人是第一次听到,仅用钢琴进行伴奏的《刺绣阿姑》更加含蓄和纯洁,把土族阿姑的羞羞答答表现得淋漓尽致。《想亲亲》由青年歌手张明旭与郭艳华一起演唱,二人的表演深情而幽默,带起了一个“小高潮”。《红太阳照边疆》则是一首朝鲜族民歌,这首歌具有浓郁的朝鲜风格,郭艳华唱的同样有味道。在这里不得不说,对一个高水平歌手而言,唱得高,唱得有情绪并不难,但唱得有味道则很难,无疑,郭艳华是“味道”的追求者。第三组演唱结束后,郭艳华请全场观众“环球旅行”,她邀请到伊布、邢爽、王宇航、木斯塔发·买买提明四位“打手”为大家表演《世界打击乐》。各种打击乐器层层叠叠、交织而出,高高低低、时快时慢,把所有拟声词都用尽了,也描写不完那些奇妙的声音。

第四组曲目包括《我爱家乡茉莉花》《龙船调》《我爱你中国》三首作品。郭艳华演唱的《我爱你家乡茉莉花》很清雅,但清雅里还多了几分乡愁,她那“张中有弛”的嗓音赋予了这首歌另一种生命。《龙船调》是一首湖北民歌,这首歌十分的娇羞,郭艳华一问“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观众就“起哄”,把这首歌表演得现场感十足,观众与演员的距离也由此拉近。《我爱你中国》是本次音乐会的最后一首独唱,郭艳华唱得庄严肃穆、包含深情,她把这首歌献给祖国七十年华诞,这是歌者的责任,更是内心无可抵抗的本能。

在《我爱你中国》的歌声中,音乐会已接近尾声,在场的许多观众还意犹未尽,为了不让大家有“嘎然而止”的遗憾,郭艳华携全体演员为大家演唱了一首《有那么一个地方》。音乐又响起,在伊布的手鼓咚咚声中,歌手们“你一句我一句”唱了起来,气氛越来越浓,越来越浓,与“歌迎新春”的欢悦主题相和。 音乐终止,掌声欢呼声响起,音乐会在观众的“起身”“回头”中“渐慢”结束,很多观众依依不舍,这不得不让人想起李谷一老师演唱的《难忘今宵》。

郭艳华出生于青海省海东市马莹乡,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高音,目前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博士生导师——邹文琴先生。2011年郭艳华获得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年度最佳民歌手,2016年成为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特约励志歌手,并多次登上青海卫视春节联欢晚会。青海这片圣洁的土地,赋予了她清亮、干净的嗓音,同时也塑造了她坚韧不拔的性格。近二十年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求学之路异常艰辛,最终在名师多年悉心指导和自己不断总结实践下,将民族、通俗、原生态三种唱法相融合,形成了气运相通,音韵相连的演唱技法。

此次音乐会对郭艳华来说意义非凡,她一直说“音乐即生命”。一个能把音乐视为生命的歌者,值得我们去爱惜和敬重,愿郭艳华的歌唱之路由此走向更高、更远处。(作者:马贞维)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