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加坡〕马凯硕(KishoreMahbubani)中国的成功在很多方面对世界都非常重要。首先,中国的人口约占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全世界70亿人中有13亿多人在中国,13亿多人是全人类的
文|《中国报道》记者王哲图|《中国报道》记者刘嵘随着申遗成功,越来越多人知道良渚、关注良渚。由于良渚文化从未出现在任何古文献中,我们对其起源和消失过程一无所知,只
文︱《中国报道》记者左琳良渚工作者和考古人喜欢用幸运来概括对遗址发现和申遗成功的感受。良渚古城遗址架构越来越清晰,古代文明的更多角落也得以重见天日。这样的幸运不
文︱《中国报道》记者左琳大莫角山台地曾是良渚王族的居所,也是良渚古城遗址的中心和最高处。通往丘顶的缓坡上覆满青草,十几只白鹭就分散在草地上歇息。自丘顶向四周眺望
文︱《中国报道》记者王哲以玉器为代表的出土物是良渚古城遗产价值的重要承载要素。但在4000多年的时间里,良渚的玉器都湮没在时光里,偶有出土,人们根据不同的形状把它们
文︱《中国报道》记者徐豪图︱《中国报道》记者刘嵘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文明发展史,想要了解中国5000年前的文明,良渚博物院就是最好的地方。良渚博物院院长周黎明对《
文︱《中国报道》记者王哲五六千年前,在北纬30度这一当时最适宜人类生活的神奇地带,几条大河孕育出了旧大陆的几大伟大古文明,这里有了明确的区域中心城市,比如古埃及的孟
文︱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莫角山发现后,当时考古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这座规模巨大的土台,本身就构成了外高内平的防卫性质,具有城防的概念,所以起名叫台城;并认
口述|王宁远采访整理|《中国报道》记者徐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考古队领队王宁远摄影/《中国报道》记者刘嵘良渚考古前后已经延续了83年,这83年,经过几代考
文︱《中国报道》记者徐豪图︱《中国报道》记者刘嵘走近良渚,我们先从瑶山遗址开始。瑶山遗址位于良渚古城城址外东北方向约5公里、一处海拔约35米的山丘顶部,是一处良渚
中国报道讯(记者高淑媛)庄稼收割后秸秆去哪里?堆垛在田间地头或宅院附近会成为火灾隐患,也影响村居环境;就地焚烧则容易引发大火并造成空气污染。在临沂市兰陵县经济开发区的
此前可能没有一个人能想到,所有本土动画电影的票房总和都抵不过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一部源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动画电影的空前成功,给少儿艺术作品创作带来了新的启迪
中国报道讯(记者高淑媛)灰瓦白墙、整齐的宅院、比直规整的硬化路,这是进入山东淄博市高青县常家镇蓑衣樊村的最初印象。这个集观光、垂钓、采摘、泛舟、摄影、写生、体验生活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题:中国跨度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述评之一新华社记者赵超、侯雪静、姚兵70年光阴,中国以惊人一跃实现历史性跨越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用几十年
烧煤取暖,用煤炉子烧水、做饭,这几乎成为农村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冬季烧煤供暖,不仅有危险隐患,更成为北方冬季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乡村冬季清洁取暖,一头连着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