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 沈阳如何让“投资过山海关”?

    制约营商环境的最后一公里正在被打通,办事依法依规、办事不用求人、办事便捷高效正成为沈阳的城市名片和鲜明标签。文︱《中国报道》记者张洪瑞在沈阳市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

  • 培育壮大新动能,沈阳做了什么?

    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文︱《中国报道》特约记者王新玲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国内外受众所熟知,其实邓小平还发表过北方谈话。1978年9月,邓小平在沈

  • 上海的“文化密码”

    上海以宽容的胸襟,接纳新兴事物,包容多元文化。这种来源于历史的海派文化,为上海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转折中把握发展机遇扩大开放奠定基础,为上海在开放发展中不断吸收创新提

  • 有温度的上海

    上海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包容开放、创新进取。文︱《中国报道》记者何晶俯瞰上海,黄浦江和苏州河在上海的地表上组成了一

  • 上海之所以成为上海

    城市的发展与转型始终是贯穿上海开埠以来100多年的一条主线。文︱《中国报道》记者徐豪站一个制高点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它是这城市背景一样的东西作家王安忆在

  • 风从海上来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城池,上海无疑是很多人心中独特的城市,不仅是因为上海十里洋场的旧时风光,更因为其繁华昌盛、开放创新的城市气质。文︱《中国报道》记者徐

  • 首届进博会 | 李春顶:首届进博会展现中国扩大开放的信念和决心

    △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作者简介李春顶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国际

  • 复兴号、中欧班列等中国铁路品牌成进博会耀眼明星

    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体现中国铁路发展成就和创新成果的复兴号动车组模拟驾驶台、中欧班列电子沙盘吸引了中外嘉宾驻足关

  • 首届进博会 | 何亚非:如何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已给出答案

    作者简介何亚非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外交部原副部长在11月5日上午举行的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习近平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

  • 首届进博会 | 习主席刚刚说,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将这样做!

    11月5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在演讲的最开始,习主席就点出了首届进博会的重大意义: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

  • 首届进博会 | 有温度的上海

    俯瞰上海,黄浦江和苏州河在上海的地表上组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字。在上海6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围绕着这个人字生活的,是生生不息的上海人。一个城市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人的聚集

  • 进博会,东盟近邻机遇何在?

    文/王凤娟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正式开幕,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全球超过1600家企业将展示本国独特地域文化和特色优势产业,涵盖货物贸易、服

  • 法国前总理:中国奇迹归功于务实、全面和宏伟战略

    11月2日黄浦国际财经媒体和智库论坛在广州开幕,在论坛开幕式上,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应邀作主旨演讲。他高度评价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并对中国发展充满信心。他说

  • 首届进博会 | 风从海上来:首届进博会为什么选择上海?

    作家叶辛在新出版的《上海传》中,写了许多他记忆中上海的细节: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有1平方能挤14个上海人的公交车,有新婚夫妇必备的36只脚家具,有1986年上海市区每平方

  • 2018首届新丝路对话总统论坛在京举行

    中国报道讯(记者张利娟)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逐步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了丰硕成果。10月29日,2018首届新丝路对话总统论

  •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