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特约通讯

2210吨鲜果预计创收1.3亿元,会东晴山蓝蓝莓基地开启跨年度采摘

发布时间:2025-11-12 16:14:35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在会东晴山蓝蓝莓基地,连片的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翠绿枝叶间,一串串饱满圆润、裹着天然白霜的紫红色蓝莓缀满枝头,微风拂过,清甜果香四溢。自10月25日起,基地正式开启年度采摘大幕,这场持续至明年6月中旬的跨年度采摘,不仅打破了传统鲜果“一季上市、短期售卖”的局限,更以“产业+就业”“鲜果+深加工”的多元发展模式,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而持久的活力。

近日,走进位于会东县姜州镇的蓝莓采摘现场,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扑面而来:工人们戴着浅色指套、手持小巧剪刀,穿梭在果树间,弯腰辨认成熟果实、轻柔剪下果蒂、对照等级卡片分级装盒,每一个动作都熟练又规范。“你们采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要求和标准来严格执行,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蓝莓品质。”会东晴山蓝果业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高学军在田间不停叮嘱,“熟了的果子要轻轻用剪刀在果蒂一公分左右处剪下,剪完按等级装盒,注意别用剪刀伤到果子、别蹭掉果粉。”严格的采摘标准,为蓝莓品质筑牢了第一道防线。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本次蓝莓采收周期长达8个月,真正实现了跨年度鲜果供应,本产季预计总产量达2210吨。为让优质蓝莓“走得更远、卖得更好”,基地全面升级销售布局,形成了“国内核心市场+线上直播+海外拓展”的多元化格局。在国内,继续稳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核心渠道,通过专业冷链物流保障鲜果快速直达高端商超、精品水果店;在线上,创新拓展直播带货渠道,邀请主播走进基地,以现场采摘、实时试吃、细节讲解的方式,让消费者直观感受蓝莓的新鲜品质与生长环境,激活线上消费潜力;下一步,还将瞄准东南亚海外市场,根据当地消费需求精准调整包装与规格,推动会东蓝莓走出国门。多重布局之下,本产季蓝莓预计销售收入可达1.3亿元。

在追求产量与销量双增长的同时,基地还聚焦产业链延伸与价值提升,走出了一条“延链增值”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产业发展中,基地以‘延链增值’为核心,深耕蓝莓深加工领域,开发果汁、果酱等系列产品,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从‘单一鲜果销售’向‘全链条价值挖掘’转型。”会东晴山蓝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正飞表示,深加工不仅解决了鲜果存储期短、运输易损耗的行业难题,更让每一颗蓝莓的价值得到最大化挖掘,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持久后劲。

产业兴则民生兴,基地的发展不仅壮大了特色产业,更让当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心愿。“这两天蓝莓成熟了,我来给他们采蓝莓,一天差不多能挣200多块钱。”姜州镇合作村村民周会美乐呵呵地说。据杨正飞介绍,产业惠民成效显著,采摘高峰期每日可吸纳2000余名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年度劳务支出约3000万元。这种“产业带动就业”的模式,既为群众拓宽了增收渠道,让大家在产业发展中分享到实实在在的红利,也为会东县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注入了持续而强劲的动力。

从跨年度供应打破市场局限,到全链条发展提升产业价值,再到就业增收赋能民生改善,会东晴山蓝蓝莓基地用特色产业发展书写了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也为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余云换)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